警告宝宝的这5类食物千万别再放冰箱
2022/9/30 来源:不详北京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哪家 http://www.bdfyy999.com/
冰箱可以说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吃不完的食物,容易坏掉的食物甚至一些护肤品都可以塞进冰箱保存。
但是,想必很多人都碰到过这样的情况:整理冰箱时在里面发现了半年前的零食、一年前的辅食,甚至还有冻成石头的母乳......
冰箱不是保险箱,不是所有的食物都可以放进冰箱,食物放进冰箱也不代表永远不会坏。
所以,冰箱有哪些不为人知的使用法则呢?如何正确利用冰箱保存宝宝的食物呢?
宝宝哪些食物需要放进冰箱储存?
1母乳
妈妈的母乳分泌过多,或因某些原因不能直接为宝宝哺乳,用吸奶器吸出的母乳倒掉十分浪费,这就面临着用冰箱母乳储存的问题,对母乳的储存,有很多的要求。
○准备工作
妈妈将母乳用专业的吸奶器吸出来以后需要放在专业的储奶袋中,排空空气密封保存后贴上封条,标注日期,然后放进冰箱。
储奶袋不要太大,单个容量在ml左右即可。
○储存条件
不同温度下储存时间不同。
小贴士:如果计划在12小时以内喂宝宝那么可以放在冷藏区,超过12小时则最好放入冷冻区。
如果冰箱经常开关门导致温度在4°以上则只能保存24小时。
○怎么加热
首选储存日期比较早的进行解冻。
先移入冷藏室进行解冻,等到呈液体之后再把储奶袋或奶瓶放入温水或温奶器中加热,复温到37度左右即可。
解冻后的母乳即便喝不完也不能再次冷冻,因为反复冷冻反复加热的母乳会滋生细菌。
2配方奶粉
○储存条件
冲泡好的配方奶粉如果宝宝2小时喝不完不管剩多少都要倒掉,千万不要放在冰箱内储存等下次加热再吃,因为会滋生大量细菌。
如果是冲泡好但宝宝还没喝过的,那么可以放在冰箱冷藏室储存,但要在24小时内加热吃掉。
○怎么加热
最好不要用微波炉加热奶粉,可以把奶瓶放进热水或温奶器中加热。
3辅食
宝宝的辅食无论是口感或营养都不如新鲜刚做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是现吃现做。
○准备工作
做好的辅食需要放入保鲜盒中密封保存,要注意器具的密封性。
注意在保鲜盒上标明日期和食物名称,因为有些食物在冷冻后很难分辨。
○储存条件
若宝宝的辅食不能冷藏,那么要在2小时内吃完。
在4度以下的冰箱冷藏室中可保存2天,但最好在2天内吃完。
在零下18度的冷冻室内可保存2个月,但最好在1周内吃完。
○怎样加热
提前拿到冷藏室退冰。
辅食要放在锅里加热,保证里外全部热透。不建议放在微波炉里加热。
注意:加热后的辅食没有吃完的需要扔掉,反复冷冻和加热会滋生大量细菌。
哪些食物最好不要放进冰箱?
1开封的婴儿米粉、奶粉
米粉和奶粉的保存条件是阴凉、干燥和通风,冰箱里虽然阴凉,但却难以满足干燥通风这两个条件。
而且冰箱与室内存在温差,奶粉取出的时候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受潮结块。
2热带水果
热带水果本身生长在温度较高的热带或亚热带,对低温的适应性差,放入冰箱反而会冻伤水果,加速变质。
比如香蕉、荔枝、火龙果,芒果等。
3部分蔬菜
有些蔬菜没有必要放入冰箱,比如土豆、红薯、洋葱、南瓜等。
还有一些蔬菜放入冰箱会加速变质,比如番茄、黄瓜,青椒,放进冰箱会出水变软。
4药品
有些家长会把药品放入冰箱内保鲜,但并不是所有的药都可以放进冰箱。
有些乳膏、液体制剂、胶囊等放进冰箱会影响药效,因此家长要仔细查看说明书,确保可以低温保存再放进冰箱。
5其他食物
蜂蜜,放进冰箱会结晶出葡萄糖。巧克力,产生脂肪结晶的结晶变化。这两者放入冰箱虽然不会变质,但会大大影响口感。
饼干、果脯和咸菜制品,因为本身就含大量的糖和盐,不易腐烂变质,因此不必放入冰箱。
冰箱的正确打开方式
冰箱虽然是神器,但神器的使用往往有很多有很多门道。
1生熟密封后分开存放
生熟食品对存放的温度和时间要求都不一样,而且在生食中往往存在细菌和寄生虫,会污染熟食。
尤其是嗜冷菌,冰箱里的嗜冷菌主要是李斯特菌,这种细菌存在于生肉、生牛奶和其他奶制品中。
如果不分开存放就会引起嗜冷菌污染。而这种李斯特菌对孕妇和儿童的危害非常大。
2食物入冰箱前不必清洗
好多人习惯把食物放进冰箱前洗一洗,尤其是蔬果。
实际上,蔬果表面会有自己的一层防菌腊质“防护膜”,清洗的话反而会把这层“保护膜”破坏,导致蔬果肉蛋等更容易变质。
3定时清洗
○冰箱一般2到3个月清洗一次。
○清洗前要断开电源,将冰箱里存放的食物全部拿出来,明显的污渍要用软抹布蘸洗涤剂或小苏打清洗。
○把里面的托盘、抽屉或隔板配件拿出来单独清洗,从冰箱里拿出的配件不要直接放进温水中,防止冷热不均破裂。
边边角角也要清洗到,比如密封条和门把手。
○冰箱清洗完以后要彻底风干再使用。
●科大大嘚吧嘚
母乳和辅食最好新鲜吃,实在要冷藏也别放太久。
冰箱≠保险箱,选择性放入也要定期清洗。
科学家庭育儿团队原创
国家级出版传媒机构专业团队,联合百名育儿专家与万千家庭一起,专注宝宝的早教、智力开发、性格培养、情商教育、家庭亲子关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