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这首荔枝诗本是杜撰,短短28字引
2023/2/28 来源:不详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5820796848674143&wfr=spider&for=pc
空青
写人性一针见血,写生活真知灼见。
将古诗词之美带给全世界。
大家今年荔枝吃得多吗?
我觉得我跟荔枝多少是有点八字不合的。
小时候在山东,荔枝又少又贵,每次到了上荔枝的季节,也就只是买个一点点吃,尝尝味道罢了,吃不过瘾。
好不容易大学毕业来了深圳,心想都到了荔枝产地了,总该能吃个饱饱了吧。没想到过来以后,直接被宣判跟热带水果断绝关系了。“吃了上火,不能吃。”媳妇儿如是说。
然后这个夏天我就一个荔枝都没吃,连菠萝也没吃到几个,现在都快冬天了,想想还是觉得很惨。
聊这些不是扯闲篇,今天是想跟大家一起读一首有关荔枝的诗。不是苏轼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而是另外一首,杜牧的咏史诗。
过华清宫绝句二首
杜牧〔唐代〕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
万国笙歌醉太平,倚天楼殿月分明。
云中乱拍禄山舞,风过重峦下笑声。
杜牧生在晚唐,距离那个人人称颂的盛唐年代已经过去了年左右。虽然如此,盛唐的一切仍然深深印在当时人们的心中。唐玄宗早期的励精图治,晚年的纵欲昏庸,与杨贵妃的爱情传奇,都还挂在人们的嘴边谈论着。
盛唐的兴衰,自然是晚唐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这一段争论里,对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批判颇多,而杜牧这两首,正是其中名作。
开元十一年,唐玄宗在骊山修建了一座华清宫,作为自己与杨贵妃寻欢作乐的场所。后来人走茶凉,唐朝势颓,宫殿也被冷落下来,尘封在历史当中。
到杜牧之前的多年间,咏华清宫的诗词不在少数。这一天,杜牧打马经过,望着前朝的繁华终于归为落寞,望着前朝的英雄终于成为黄土,念及当年的种种遗憾,今日的种种倾颓,心中思绪陡然生发,写下了这两首《过华清宫》。
这里面,更出名的当然是第一首。
站在城头回望,看见远山近林,如同堆堆灿烂的锦绣映照在日光之下。遥望山顶上,高高矗立的华清宫,凛冽森严的千重门殿依次打开,如同精准到极致的枢纽运转。
穿过一道道门来去的,是一匹绝尘的好马,旁人还不知道这匹马来者何人,宫中杨贵妃听见马蹄声却突然笑了起来。
她知道是荔枝到了。
有人曾考证过诗中记述的真实性,认为是杜牧编造。一者,南海荔枝,即使匹马飞奔中途换马也是送不过来的,因为新鲜的荔枝过夜就坏,无法久存。至于说能不能像现在这样寄点没熟透的到长安在催熟,估计也不可以,因为那时候马匹运输,一路颠簸,还没到估计就坏差不多了。二者,史料记载唐玄宗一般是十月份到华清宫,次年春回长安。也就是说每年荔枝成熟的季节里,唐玄宗跟杨贵妃是不在华清宫了。
以上两点足以证明,这首名诗只是杜牧撰想出来的一个故事,或者说是他塑造的一个典型。杜牧离唐玄宗大概年左右的时间,自然不会对其生活了解的多么仔细,但他却用这样一个故事将自己的观点生动而深刻地表达出来:沉迷享乐,祸国之源。
下面一首也是一样的调性。开篇两句讲笙歌、讲太平、讲万国来朝的盛况;讲到宫中众人不分日夜的纵欲享乐。
后来发动安史之乱的安禄山,此刻正在宫里“装孙子”,为唐玄宗和杨贵妃表演着胡旋舞,三百三十斤的躯体,却能舞出其疾如风的效果,自然大受皇帝欣赏。吹过华清宫的一阵风,带出贵妃与皇帝阵阵开怀大笑,也带出了一丝隐隐约约的危险气息,埋没在糜烂甜蜜的香气里。
近现代的文学评论里,有一个很著名的理论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谁能够在小说中塑造出这样一个形象,我们就说他是成功的反映了时代,成功地刻画了时代的典型特征。
这种典型形象,往往并不真实存在于现实当中。而是作者在见识过足够世间样本,体会过足够的时代特征之后,总结各种特征汇集而成的一个形象。就像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现在很多人觉得孔乙己是个不可理喻的笑话,可小说发布之初,可是人人自危,觉得鲁迅是在讽刺自己。
其实鲁迅谁都没有讽刺,孔乙己这个形象是鲁迅一根洞察民族性格的针,它精准地刺到了受传统文化影响的几乎每一个人。
杜牧这里也是相似的文学手法,诗本是心声,杜牧用这样一个例子讲出了自己的心声,引起了天下人千余年来的共鸣传唱,已经证明了他的成功。
一介白衣,诗书传世。
我是空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