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炎热至极,整体思维彰显文化价值

2023/3/23 来源:不详

本文转自:大连日报

?刘思诚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彭杭?

各地民俗不相同

俗称“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大暑节气在三伏的中伏左右,今年大暑后的第三天就将迎来中伏。“伏”是隐藏、躲避的意思。《郊祀志》载:“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也。”三伏包括初伏、中伏和末伏,或称头伏、二伏和三伏。

《奉天通志》中的奉天二十四节农谣中的“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反映了东北地区在大暑时的炎热。东北地区的棉花进入了花铃期,大豆到了开花结荚的时期。北方的玉米也进入了抽穗时期。大连地区,农民一般在“入伏”前后,在完成了对农田作物的耙锄之后“挂锄”歇伏,正好躲避炎热的天气和连绵的阴雨。

贵州东北地区土家族的哭嫁歌有“六月小暑又大暑,薅完秧子薅包谷”的歌词。广西壮族有“小暑不进园,大暑不进田”的禁忌。广西瑶族《十二月生产歌》唱道:“小暑到来吃黄粟,大暑到来吃稻谷。”不限于农业生产,赫哲族还根据渔猎生产需要流传着具有民族与地方特色的《二十四节气歌》,“小暑胖头跳,大暑鲤鱼欢”。彝族隆重的火把节也一般在大暑附近,反映了彝族的时间文化信仰,丰富了大暑时节的民俗活动。浙江台州有“送大暑船”的民俗活动,意在把“五圣”(相传为五位凶神)送出海,以驱邪避灾,送暑保平安。

凉热两种饮食民俗思路

大暑时期的饮食民俗有清凉解暑和发汗驱寒的凉热两种饮食思路。

凉如福建、广东和浙江一带流行食用烧仙草的习俗。烧仙草是一种清凉消夏的凉粉,像黑色果冻,有“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的谚语。民间有饮伏茶的习俗,人们用中草药制作具有清凉解暑功效的凉茶在三伏天饮用。很多地方村里人都会在村口的凉亭里准备免费的茶水,给来往的路人饮用。大暑期间,人们难免大汗淋漓,亟待补充随汗液排出的钠和钾,而茶水恰是对钾的补充。当然也可以通过富含钾元素的黄豆、绿豆、黑豆等豆类和玉米、红薯、牛奶、鸡肉、黄鱼等食物来补充。

热如福建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湖南有吃童子鸡、姜的风俗。山西、河南还流行晒伏姜,即在三伏天时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在太阳下晾晒后食用,被认为有暖胃保健的功效,还能疗愈咳嗽旧疾。多地还有喝羊汤、吃羊肉这类大热的进补之举,意在发汗散热,由内而外促进新陈代谢,强身健体。

除了避免因天气炎热身体中暑,还要避免因情绪波动带来的心灵中暑。在炎热的天气里,我们更要保持好心情,克服焦躁不安、心烦意乱和消极颓唐的情绪,保持身心舒畅沁润。

普遍联系的整体思维方式

中国古人很早就有预测占卜的习俗。在民间,人们会根据大暑时节是否炎热来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如农谚“大暑热,田头歇;大暑凉,水满塘”,根据大暑时的凉热预判了短期内的雨水丰歉;又如“大暑热,秋后凉”“大暑打雷呖呖声,秋后风暴使人惊”“大暑热得慌,四个月无霜”“大暑大雨,百日见霜”和“大暑不热,冬天不冷”,则预测了紧邻的秋季和更为久远的冬季天气特点。

从这类农谚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人具有整体思维,很早就朴素地认识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过好当下的同时要防患于未然,积极展望和应对未来的变化。这种预测建立在普遍联系的整体思维方式、未雨绸缪的勤劳自强精神和代代传承的农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人们来说具有心灵慰藉、节奏调整和技术指导的作用。当然,预测不一定应验,对预测失败的坦然态度及其自圆其说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鲜明特征,且不会打击人们继续预测的积极性。

二十四节气是一套反映季节更迭、气候变化和物候隐显的时间知识与民俗观念的体系。“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中国第五大发明”的美誉。通过二十四节气这一民俗文化体系,我们沟通物我,与自然对话;消弭时间,与古人对话;打破空间,与不同民族和地区的人对话。它深刻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精神世界,至今仍是生产活动和现代生活的依据之一,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之一。我们在普遍联系的整体思维中构建了二十四节气体系,文化价值源远流长。

(刘思诚系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33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