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天时,不时不食,这句话在这里得到

2023/9/23 来源:不详

白癜风用什么药治疗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16/5629059.html

东莞是一座位于南海之滨的城市,早在先秦时期,就纳入南越国的版图之中,受中原文化的熏陶,但保留浓郁的岭南文化气息。在近代,更因为林则徐在东莞境内的虎门销烟,闻名于世,成为近代史上不可忽略的一座城市。

提到岭南,人们可能想到荔枝,想到“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可能想到南越国粤剧雏形,想到南越宫词,想到“南国红豆”;可能想到苏东坡波折的人生,“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岭南文化的多姿多彩,恰恰是多座城,多处人构成的。而东莞,就是其中一个出色的课代表。在东莞,我们很可以感受到岭南文化中由于地理条件的影响,感受到“顺应天时”的内涵。

莞人务实,在曾经一片沼气的地方用心耕耘,改造成如今一方水土。在这样的环境中物尽其用,努力创造饮食文化,是千百年前的祖先适应环境之后留给后人的基因遗产。

接下来,就来看看东莞有那些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美食吧。

道滘裹蒸粽、林旁粽

裹蒸粽的这个名字很形象,粽叶包裹着蒸熟。传统的馅料是去皮绿豆、糯米、五香肥猪肉、咸蛋黄。去皮绿豆甘香泛甜,带有豆类食物的粉质感,或者说沙软感吧。充分蒸煮过后一点也不发干,而是甜润感,比起其中的糯米,口感更松化。

里面的五花腩是我的心水,我认为是一条粽子中最精髓的地方。但是不吃肥肉的人要挑出来的,因为这块肉几乎全肥。肥膏上裹满五香粉,腌制入味,才可包进去。其实吃起来没有想象中的肥腻。即因为五香粉中和了肥腻,也因为猪油早就被蒸出来,被周围包裹着的糯米与绿豆吸收,变得油润不腻。裹蒸粽里面的绿豆好吃的秘诀就在这里。

剥开几条清香的粽叶,露出三角形的、带有圆润弧度角的粽子,里面的馅料若隐若现,而五香猪肉,要等你咬开之后才能品尝到,那块几乎融化的肥油,五香粉味道、绿豆悠长的豆香、糯米的稻香,都在这一块肉上。

糯米与绿豆,是存在感最强的,但甜润可口,弹糯喷香,是来自屈原时代的悠悠岁月品味。

除了裹蒸粽,林旁粽就更加特别。“林旁”是当地人的叫法,其实是露兜树。取其细长的叶子,经过嫲嫲(奶奶)的一双巧手,编制成各种样子,三角形,吊篮形,手提包形……各式各样,样子精巧,娇小玲珑,栩栩如生。编好后再拆开一个小口,放入各种豆类与糯米调成的馅。豆类当然是提前泡软的,不多豆类的种类繁多,也令人眼花缭乱,仿佛看到了一锅八宝粥的备料。

林旁粽就包含着更多的喜庆吉祥的意义,多用于祭祀。东莞人祭祀文化到现在都依旧鲜活。不仅很多人家里都有神楼,不少嫲嫲到现在还保存着每天上香的习惯,坚持几十年,一辈子都没落下。遇到观音诞或者什么节日,更是隆重,一大早去本村的土地庙上香贡油。林旁粽,就是祭祀的道具之一,拜完了神,就可以作为中午的菜肴。

东坑阴菜、厚街腊味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但在长夏无冬的珠三角地区,这句话似乎不太符合。萝卜的种植,变成了四季皆可出产的美味。

白萝卜生吃带有辛辣味,这是由于其中的芥子油在产生作用。在东莞的东坑镇,出产一种名叫“耙齿萝卜”的白萝卜品种。因这种萝卜身形细长,像耙子上的耙齿而得名。这种萝卜糖分高,但芥子油的含量也高,直接吃的话辛辣感太强,故而需要进行加工。

芥子油可通过脱水带走。所以通过晾晒、阴干可以带来耙齿萝卜的美味,而带走令人讨厌的辛辣。晾晒与阴干这个过程很看天时,风力、阳光、温度,都是巧妙的恰到好处才能制成完美的硬菜。

惠州这边有叫“菜脯”的,名字里有菜,但却也是萝卜制成的,与这个阴菜的制作过程极其相似。但菜脯没有规定用什么萝卜。这两样东西味道应该是相近的。至多是甜度不同,因为萝卜不同嘛。

在当地,阴菜常用来煲汤。煲的是阴菜黄豆牛展汤。牛展即是牛腱子肉。厚实的肌肉夹着筋脉,是脆韧与弹牙并存的优秀代表,但前提是烹饪得当的话。

在一煲汤内,阴菜释放甜味,萝卜的菜蔬味,甚至还有一点点的辛辣印象,黄豆释放淀粉和豆类的清香,而牛腱子肉则拼命的向外释放霸道的牛肉香气,野蛮充满生命力。这煲汤,注定是鲜甜馥郁的。

牛腱子肉作为汤料,没像绝大多数粤式羹汤里的肉类那样,煲完汤就功成身退,不再上桌。这里的牛腱子肉片开,牛肉变得软嫩,汁水丰盈,瘦肉与筋肉分布均匀,好吃!

把阴菜与腊味写在一起是有原因的。阴菜与腊味的诞生,都仰赖于天时地利人和。腊味,比起阴菜,其中需要把握的“天时”条件更加严苛。

一个制作腊味的大师傅,往往没几十年经验,都不会被信任。但这样的大师傅也不难找。在东莞,几乎每个嫲嫲都会做,做足几十年,怎么可能不成为大师傅。

腊味的制作,高度白酒绝不可少,这是灭菌,保证肉不变质的关键。按照这个道理,腊味出现的时间应该不会比宋朝要早。因为宋朝的酒都只是酒曲发酵的低度酒,起码要等蒸馏技术的发明,才有高度酒的出现,也才能成就腊味。

酒的应用,几乎决定腊味的味道与品质。酒放的太多,不喜欢酒味的人便不会看上眼。从前西关有几家很出名的腊味店,听说其中一家店用的酒是贵价的玫瑰露。这使得这家腊味店杀出重围,成为行业龙头,可见酒的重要性。

腊味的甜味也不容忽视。珠三角的人的饮食习惯里偏向甜,“鲜甜”一味是终极追求。做腊味也不例外。糖也可以防止腐败,同时解腻。在腊味中,有一味“冰肉”就是糖与想象力结合的产物。用糖把肥膘渍到透明,就去掉了猪肉的肥腻,带来了冰块般透亮晶莹的外观,“甜腻”一词,仿佛在这里并不成立。

腊肠几乎也是这个原理,一点微甜,把猪肥肉的腻气解去,同时勾出猪瘦肉的鲜甜滋味,使得腊肠脱胎换骨。

借助天时,腊味在农村天台上得以塑形,红彤彤装点素色水泥的天台,金秋时节,使得东莞空气中都飘着腊肠的香甜。而一锅粒粒分明的白米饭,最简单,最能彰显腊肠的油脂香味。从来都是大道至简,最美味。

(未完)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53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