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人们的一日三餐到底有多丰富

2023/1/12 来源:不详

唐朝国力强大,唐朝的首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许多外国人如西域、中亚、新罗、日本等国的人,纷繁来到这里经商、游历、生活、学习。

当时长安城中有多万人,其中外国侨民大约2万人(大多数是西域中亚人)。这些外国人来到长安后,也带来了他们的特色美食。奉行“拿来主义”的唐朝人很快对这些外来食物产生了极大的兴味,这些外来食物在长安大受喜爱。《旧唐书》记载:“开元来,贵人御馔,尽供胡食。”

大唐地图

值得一谈的就是这唐朝的饮食了,在这个个没有生长激素和食品添加的年代,不要说什么厨艺,即便是清水煮白菜那也是非常美味的啊!当然,我们聪明的古人当然是没有这么不堪;他们对食物的研讨几乎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首先从最简单的早餐说起,人们日出而作,自然要对自己好一点;普通人家都会煮一点粥,当然不是如今这种的了,通常是一些胡麻(芝麻)粥,和一些杏仁粥了,唐朝时期的粥配料多样,不像我们如今的粥。唐朝时期喜欢把奶加粥中,在配以喜欢的蔬菜和一些肉类,也能够加一些水果和干果,总之能食用的食材,都能够参加其中,大火煮开,小火慢炖,煮的软糯可口,又能果腹。

但是光喝粥可能不够,人们也会做一些煎饼,蒸饼和胡饼了,然后会在里面夹上一点菠菜、茱萸、薄荷等蔬菜,以及葱姜等调料;还有面片汤,这种面片汤最早就是在唐朝时期就曾经有的,把面团扯成拇指大小的片儿,用大火煮开水后,把面片放进去,再加上佐料,就能够吃了。这种做法除了是河南人的面片汤,也有点像山东的“面疙瘩汤”。

粥和面片汤都是属于稀饭,唐朝时期大部分人都是从事农耕,还是要吃主食才能填饱肚子的,早餐中最重要的就是面饼了。在唐朝,面饼普通有三种做法,第一种是蒸,就像在如今的馒头和包子,这种蒸出来的面食叫做蒸饼;第二种就是烤了,这大约就是面包最早的原型,也有点像我们如今的烧饼、烤饼,又香又脆的;第三种就是油炸了,油炸出来的糖饼,也是果腹最好的食物。

唐人吃饭情景

羊肉才是唐朝人的最爱,还有猪肉和生鱼片都是非常盛行的菜品;他们会把羊肉做成各种菜肴,自然是以煲汤为主,参加一种叫秋葵的佐料;主食自然是饼子一类的东西,米饭仿佛还不怎样盛行。唐朝普通人家都是吃白水羊肉,用清水把羊肉煮熟,直接用刀片着吃。当然这是大部分普通百姓的生活,皇族贵胄就会蘸着调料吃了,武则天就会用些花椒、桂皮之类的资料将羊肉煮熟,再将羊肉平铺在盘子中,再浇上卤汁,想吃的时分随时能够食用。

白水羊肉

在汉唐时期,中原内地与西北少数民族通过交流、贸易,引入了许多蔬菜和水果种类,如蔬菜有苜蓿、菠菜、芸苔、胡瓜、胡豆、胡蒜等,水果有葡萄、桃子、西瓜、石榴等,调味品有胡椒、砂糖等。

与此同时,西域的烹饪办法也传入中原,如乳酪、胡饼、羌煮貊炙、胡烧肉、胡羹、羊盘肠雌解法等都是从西域传入中原地域的。在汉代传入的诸种胡族食品到魏晋南北朝时,已逐步在黄河流域提高开来,遭到广阔汉族人民的喜爱,其中尤以“羌煮貊炙”的烹饪办法最为典型。所谓“羌煮”即为煮或涮羊、鹿肉;“貊炙”相似于烤全羊,《释名》卷四“释饮食”中说:“貊炙,全体炙之,各自以刀割,出于胡貊之为也。”正是由于“羌煮貊炙”鲜嫩味美,使得汉族人民的喜爱,因此逐步成为胡汉饮食文化交流的代名词。

在繁华的唐朝怎样可能早睡呢,自然是有很多东西能够当夜宵了;其实最方便的就是水果了,荔枝、樱桃、和葡萄自然是最好的水果了;他们其实曾拿葡萄酿酒了,只是和今天的红酒不同,他们这种酒是绿色的;还有北方的游牧民族会有奶酪吃,住在南方的朋友自然是没有这种福气了。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24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