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味金牌小吃汇总

2023/1/15 来源:不详

川菜历史悠久,之所以能够驰名中外,在中国菜中独领风骚,究其原因,离不开“接地气”。四川小吃同样历史悠久、风味突出、独具一格,富有地方特色,大部分小吃都是由挑担担的、提兜兜的、摆摊摊的、开铺铺的小商小贩创出来的,要说谁更接地气,川味小吃比川菜更接地气!

四川凉面

四川凉面是四川的汉族传统小吃,在四川小吃中有很大的影响力,四川凉面清爽利口,劲味十足,咸甜酸辣味适中。四川凉面采用了川味的精华,只要掌握了川味的几种调味料,制作出的四川凉面就会令人食后大呼过瘾。将面条煮熟后捞出,过一下凉水,待用;热油炸花椒及辣椒,制得花椒油和辣椒油。黄瓜切成细丝,葱、姜、蒜切成细末。锅内放少许油,编香葱、姜、蒜,放入牛肉末偏香,放少许酱油后盛出,晾凉后放入芝麻酱、酱油、香油、花椒油、辣椒油、白糖、盐、醋搅拌均匀后备用。凉面和酱汁搅拌均匀,略撒上熟白芝麻和黄瓜丝,即可。

制作关键:煮面时间不能太长,时间长了,面条变得软塌,吃起来就没有筋道的口感了,刚断生即刻关火捞出浸入冷水中;晾面条的时候尽量把面条都摊开放置,不要重叠在一起,避免坨在一起,如果方便的话,用风扇对着面条吹,效果更好。

红油钟水饺

红油钟水饺的创始人是钟少白,店原名叫协森茂,年开始挂出了荔枝巷钟水饺的招牌,钟水饺与北方水饺的区别主要是肉馅全用猪肉,不加其他蔬菜.上桌时加上特制的红油,甜中带咸.还兼有辛辣味,风味独特。皮薄,馅嫩,鲜香可口。

红油钟水饺的制馅:花椒用开水浸泡,取花椒水。将猪肉洗净去筋,用刀背捶蓉,加盐、花椒水适量,搅拌直至水分全部被肉蓉吸收。然后加入姜末、葱末、胡椒粉、酱油充分搅拌均匀,直至主辅原料溶为一体,呈黏稠状为止。

红油钟水饺的制皮:将克面粉置于案上(另外50克做薄面),使成凹字形,加适量清水与面粉调匀。揉成团,静置10分钟后,搓成直径1.5厘米左右的圆条、再切成大小均匀的剂子。将每个剂子按扁,撒上薄面,用小擀面杖擀成直径约5厘米的圆皮。

红油钟水饺包馅成型:取面皮一张,把馅置于其中,对叠成半月形,用力捏合即可;煮水饺时,用大火沸水煮水饺,生饺入锅即用漏勺推动,以防粘连,水沸后掺入少量冷水,以免饺皮破裂,待饺皮发亮且浮于水面时即熟。用漏勺捞起水饺,甩干水分,分装于碗内。碗内调入酱油、蒜泥、红油辣椒拌匀,作为蘸料食用。

温馨提示:此水饺如果只加高汤,就叫高汤水饺,加鸡汤的话就叫鸡汤水饺;煮制的时候,锅内水开之后再下水饺,然后轻轻沿锅边搅动,煮制六七分钟,待饺子浮起即成熟,煮制时间不宜太久。

担担面

担担面是四川省成都和自贡的一种传统小吃。据说源于挑夫们在街头挑着担担卖面而得名。担担面相传为年一个绰号叫做陈包包的自贡小贩创制,因为早期是用扁担挑在肩上沿街叫卖,因此得名“担担面”。担担面是将面粉擀制成面条,煮熟,舀上炒制的肉末而成。成品面条细薄,卤汁酥香,咸鲜微辣,鲜美爽口,辣味不重微酸,香气扑鼻。制作时,将色拉油、酱油、盐酥花生碎、辣椒油、芝麻酱、香葱末、蒜末、芽菜未放入碗中搅匀待用,锅中放水烧开,将面条下锅煮熟后捞入碗中,将油菜在面汤水中氽至断生捞入碗中。将佐料加入碗内拌匀,撒上熟芝麻即可。

温馨提示:煮面要用大火,水要宽,水沸腾以后才可下面,不可煮得太久,油菜在沸水里氽至渐生即可挑入碗内,此品所而调料应根据个人口味适加减。

口蘑豆花

口蘑豆花,以传统的四川豆花为主料,加入口蘑熬制的新鲜汤底,再辅以郫县的豆瓣为蘸水。再家常不过的一道小吃,却是邓小平最爱吃的小吃之一。口蘑鲜香,豆花细嫩,麻辣味浓郁。制作时,将口蘑切成小片,用开水汆熟,捞出备用。取出新鲜的豆花,用小勺轻轻刮出放入碗中。向装满豆花的碗中加辣椒油、姜末、盐、酱油、汆熟的口蘑、香葱末搅拌均匀,最后撒上熟白芝麻即可。

菠饺鱼肚

菠饺鱼肚是四川地区特色传统名吃之一,色泽艳丽,鱼肚软糯,口味咸鲜。制作时鱼肚下油锅炸透后用水泡软,去净油脂后切成3.5厘米见方、1厘米厚的片,下锅用高汤、料酒煨熟后捞起。火腿、鸡肉均片成3厘米长、2厘米宽的薄片。猪肉洗净剁蓉,加酱油、葱末、姜末拌匀成馅。菠菜叶取汁入面粉内,揉面做成饺子皮,包馅煮熟待用。炒锅置火上,下色拉油,放姜末、葱末炒香加入高汤烧沸,拣出姜、葱,加胡椒粉、盐后即下鱼肚、菠饺、鸡肉、火腿煮约1分钟,盛入大圆盘,菠饺镶边,淋上鸡油即成。在制作菠饺的时候,提取菠菜汁时,菠菜在锅中不宜久煮;鱼肚一定要充分涨发,以防影响口感。

龙抄手

龙抄手是四川成都的传统小吃,抄手是馄饨在四川的叫法。皮薄馅嫩,汤鲜味美。将面粉放案板上呈凹形,放少许盐,磕入鸡蛋1个,再加适量清水调匀,揉成面团。再用擀面杖擀成纸一样薄的面片,切成四指见方的抄手皮备用。将肥三瘦七比例的猪肉用刀背捶蓉去筋,剁细成泥,加入盐、姜末、鸡蛋1个、胡椒粉调匀,加入适量花椒水,搅至黏稠状,加香油,拌匀备用。将馅包入皮中,对叠成三角形,再把左右角向中间叠起捏合,成菱形抄手坯,然后将其煮熟,碗中放入盐、胡椒粉、鸡油和原汤,捞入煮熟的抄手即成。

银耳醪糟

银耳醪糟甘甜适口,醪糟味浓,制作时,将银耳放在温水里浸泡,以泡发为度,后将银耳撕成小朵状,将菠萝和橘子分别去皮去瓤后切成小粒,并分别装入碗中,将银耳、醪糟混合,加入小米粥、白酒和少量清水,倒入锅中,小火煮10分钟后,再加入冰糖和枸杞,炖至银耳细滑有黏质感的时候,关火即可,盛入碗中后放入备用的菠萝和橘子,搅拌均匀即可。醪糟在熬制时要加入适量的白酒,以增加其香气。

冬菜包子

冬菜包子,四川传统名点,冬菜是四川著名特产,细嫩清香,色白形美,馅鲜味浓,具有浓厚的地方风味。将猪肉剁碎,冬菜洗净切成细末,锅内色拉油烧到5成热,放猪肉末炒制,再加入料酒、冬菜末、姜末,炒匀装盆,加盐、白糖、酱油、胡椒粉、香油、香葱末,拌匀备用。发面兑好苏打粉搓成长条,揪成剂子,按扁擀成面皮,包入肉馅,掐花边封口,上笼大火蒸I5分钟即可。冬菜包子非常讲究造型,所以在包制的时候,提褶的部分一定要均匀,封口要紧实,以防漏油。

三大炮

四川成都的三大炮在小吃王国里是最有口碑,属表演型的美食。每到传统的青羊宫花会就会热闹非凡,此时,也是三大炮大显身手的时候,放一张大的木板,上面摆12个铜盘,两两相叠,下面放着一口热气腾腾的大锅,里面装着煮好、又用木槌舂蓉的糯米饭,只见一个身强力壮的大汉,不断地从锅里扯出一把糯米饭糍糅粑,分成三坨,有节奏地打抖出来,糍粑从木板中弹跳而过,跃进放于木板上方装有黄豆面的簸箕内,发出砰,砰、砰三响,如炮声然,然后从簸箕内把糍粑团每3个拣为一盘,浇上红糖汁,撒上熟芝麻,即为三大炮。

三大炮的具体制作方法是将糯米淘洗干净,浸泡12小时,再淘洗后,倒入蒸笼中,用大火蒸制,中间洒一两次水,蒸熟后倒在木桶内,掺开水适量,盖上盖,待水分进入米内后,用木棒舂蓉,即成糍粑坯料。将红糖放入1OO克清水中,熬制糖汁。再把白芝麻炒熟,磨成细粉;把糍粑坯料分成几等份,再把每份分成3坨,连续甩向木盘,发出三响而弹入装有黄豆面的簸箕内,使每坨都均匀地裹上黄豆粉,再淋上糖汁,撒上白芝麻,软糯香甜、不腻不粘又化渣的三大炮即可。

叶儿粑

叶儿粑是遍及四川的风味名小吃,因其制作时用良姜叶或者竹叶等包裹蒸食而得名,具有色泽淡绿、皮面滋糯、咸甜兼备、清香可口的特色。最正宗的叶儿粑来自宜宾。具体做法:核桃仁用油稍炸后与瓜条切碎,加白糖、熟白芝麻、色拉油、面粉揉成汤圆馅;糯米粉用温水和好,均分15份,做成面团,取汤圆馅包好,搓成长条形状;竹叶用开水烫过,放入凉水中浸透,取出,沥干水分,同样切成长条形状,分别将糯米粉团包好,蒸制2O分钟即可。

制作提醒:糯米粉要磨细,揉时加水要适量,以揉至手感细滑为度;竹叶要先用开水烫过,包时叶上抹适量色拉油;食用时要咸、甜同上,馅心也可用玫瑰、豆沙、枣泥、桂花、腌肉、香肠、火腿等原料配制;竹叶也可以新鲜玉米叶、芭蕉叶代替;还可用猪肉、芽菜制成咸馅。

红糖糍粑

软糯香甜的红糖糍粑是用红糖、糯米制作的一道川渝地区传统的小吃。将糯米用清水浸泡约2个小时,上锅蒸40分钟,制成糯米饭,倒入容器中不停地搅动,制成糍粑;再将糍粑切成小条块。往锅里倒入油后转成小火,用红辣椒试一下油温,放入糍粑半煎半炸。将糍粑煎至金黄,翻过来再煎炸另一面,煎至金黄色后捞出,另起锅,留底油加入适量红糖炒制,倒入少量清水,煮至糖浆浓稠,糍粑软糯即可。

赖汤圆

相传,赖汤圆是由清末时期的赖源鑫所经营的。由于他父病母亡,就跟着堂兄来到成都一家饮食店当学徒,后来因得罪老板被辞退.迫于生计他找堂兄借了几块大洋,卖起了汤圆,到20世纪30年代买了间店铺,取名赖汤圆。他的汤圆选料精、做工细、物美价廉,有煮时不浑汤,吃时三不粘的特点。核桃仁切碎,再与白糖、面粉、黑芝麻、猪油一起和匀,然后拍成厚片,再切成方丁,做成馅心。糯米粉放入盆内,加清水反复搓揉均匀,把和好的汤圆面揪成剂子,包进馅心,再搓成圆球形。包制汤圆的过程中,应注意面皮薄厚要均匀,不得露馅,大小也要均匀。把锅里的水烧开后将汤圆逐个放入,此时火力应适中,用小勺推转。水烧开时加入少量冷水,如此翻滚一两次,就煮熟了。盛出以后连汤一起盛装在碗内,直接食用或根据自己的口味配制糖味碟等蘸用。赖汤圆的主要特点是色白光滑,软硬适度,入口软糯,香甜可口。

也许是川菜的名声太大,川味小吃总被显得很渺小,在成都的街头巷尾,川味小吃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毋容置疑;在四川的各地,川味小吃的受到食客们的追捧热度不亚于川菜,只是这一道道美食带个“小”字而已。

谢谢大家品读。我是烹饪与营养老师——食悟者。喜欢本文的朋友欢迎转发、点赞、收藏,喜欢食悟者文章的朋友可以点击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24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