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果园李荣侠从加盟商到区总,她的ldq
2022/7/22 来源:不详白癜风早期能除根吗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902/5668928.html
第5期
文末有视频
有一种人,她的人生就像开了挂。
困难时,总有贵人相助;奋斗时,身边总有一群努力、拼命的人追随。
百果园郑州区总经理李荣侠,就是这样一位带着“外挂”的人。
1高中辍学摆地摊,文静女娃变身女汉子
年,李荣侠出生在河南信阳一个普通而幸福的家庭。父亲是小学校长,母亲贤惠、明事理。作为家中长女,李荣侠并不是一个“规规矩矩”长大的孩子,别看她外表文静、柔弱,其实内心非常强韧、有主意。
高中还没毕业,李荣侠辍学了。时任校长和李父很熟,亲自跑来劝阻,“孩子成绩这么好,你怎么不让她上学呢?如果实在不想,可以申请休学半年再回来啊。”李父知道李荣侠的性子,笑着说,“我不干预,她喜欢就好”。
离开学校后,李荣侠先后去酒店、服装厂上过几个月的班,发现都不是自己想要的,便决定出来摆摊卖菜。家里人听说此事,极力反对,一来觉得她吃不了这个苦;二来家里也没有困难到需要她出来摆摊过活。
李荣侠却不以为然,“就是想尝试,不喜欢再换!”那一年,她18岁。
第一次卖菜挺尴尬。从批发市场回来,李荣侠找了个位置,把摊摆好,人却不见了。有顾客来询问,“这是谁家的菜?多少钱一斤?”,后面有人小声应答,人却不露面。直到顾客要求帮忙挑菜,李荣侠才怯怯地从后面转出来。
脸皮是逼出来的。此后,李荣侠还尝试卖过包、衣服、帽子等,基本能摆摊卖的都尝试了个遍。摆摊生涯持续近半年,李荣侠没有赚到钱,胆量倒是练出来了,也学会了如何与不同人打交道。
一次,李荣侠摆摊被城管没收了货物,她赶紧上前,恳求道,“大哥,这是我妈给我的,求你不要没收我的东西。”没想到小谎当场被识破,“你别蒙我,我注意你很久了,你经常在这里(摆摊)。”
见“卖惨”不管用,李荣侠再次向城管求助:是我错了。我不知道规则,请问什么时候摆摊合适?哪些位置不可以摆呢?这次坦诚沟通后,李荣侠再也没有被城管“关照”过。
李荣侠说,摆摊是她结婚前印象最深的经历,对她以后的为人处世很有指导意义。“让我明白,与人交往,不管对谁都应该真诚。只有这样,别人才会真诚对你。”
2加盟水果店,“傻人得了傻福”
真诚、可爱又勇敢的姑娘,自然是招人喜欢的。
年,李荣侠和同乡小伙刘同江(刘哥)缔结良缘。随后4年,两个女儿相继出生,李荣侠完成了人生的又一桩大事。
90年代改革开放,让南方城市一下子“热”起来。年,李荣侠跟风南下,应聘进东莞一家玩具厂从工人做起。进厂3个月,李荣侠升为车间组长,管理七八十余人;6个月后,李荣侠再次升职,被老板直接提拔为车间主任。“我的经验、能力都不是最好的,可能是坦诚、务实的性格打动了老板。”李荣侠回忆起这段升职经历,思考道。
就这样一直干到年,李荣侠和刘哥也积攒了些积蓄,动了创业的心。“听妹妹说,百果园生意不错,既不用操心采购、配送,公司还会对经营、管理进行培训。”夫妻二人一合计,准备加盟开始干。
辞职时,李荣侠再次遭到家人挑战,“你一个月工资元,比我们县长还高。为什么要去卖水果,是不是傻?”
李荣侠却觉得这个生意有做头,把这些年积攒下来的全部积蓄都投了进来。临近中秋时,水果店正式开业了。
为了省下房租钱,夫妻俩坚持选了一个偏僻门面,结果生意一直不好,月月亏损,每天的营业额只能做到元左右。
半年过去了,生意没有丝毫起色,还欠下几万元外债。想着公婆和即将上小学的大女儿,夫妻俩压力越来越大。
就在李荣侠准备关店时,余惠勇(百果园创始人、董事长)刚好巡店到这儿,提议道,“我出一个方案,我把加盟费全退给你们,你们敢不敢再找个门面试试?”
李荣侠以为自己听错了,确认道,您刚才说要退还加盟费吗?余惠勇回答,是的。
这让李荣侠非常感动。“退保证金理所应当,但加盟费在合同里已经说明收取,而且上万块钱也不是小数目。余董坚持要退,至少可以说明两个问题:一,余董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二,余董有大格局、大爱。我们亏损,即使责任不在他,他也于心有愧。说明他是真心希望我们能赚钱,能长久做下去。”
“当时刘哥已经在华为上了一个星期班。我就找刘哥商量,要不再突破一下?”就这样,夫妻二人找妹妹又借了一些钱,准备再搏一次!
有了第一次失败经历,这次李荣侠再也不敢草率选址,而是认真听取专业的建议,从年5月一直选到8月中旬。这3个多月,加盟拓展相关负责人杨明昆、雷海京为李荣侠提供了“专职专项服务”:每天一早陪她满大街找店。而雷海京更是在此后的十多年,一直默默地给李荣侠提供支持帮助。
为了给李荣侠省钱,余惠勇让李荣侠把之前店里的移动货架存放在大仓里,等找到新店再搬走。深圳大仓那时落在罗湖,中心地带,寸土寸金。配送晚班仓管魏铁柱笑着说,“李姐,你的面子真大,配送位置这么紧张,还要腾出这么大一块位置放你的货架。”
“我在仓库占的位置,能产生的价值远远超出了10个货架。但余董没这么想,让我们的货架在那里放了三个多月。直到重新开业,公司还免费出车帮我们送过来。”15年后,李荣侠再回忆起当时的细节,仍然历历在目。
就连一直不看好的家人,也说李荣侠幸运,能遇到这么好的老板。“爸爸直到现在还经常说我命好,让我赚了钱要学会感恩,感恩老板,感恩公司所有帮助我的人。”
“我说,知道”。李荣侠感恩的方式,就是努力工作,不辜负他人。
3重开新店,第一个月就“卖爆”了
新选的福源店生意特别好,第一个月就纯赚了上万块。
那时候公司系统没有现在先进,加盟商需要自己做财务报表。“当晚,我和刘哥两人趴在地上算账。我说好像赚了元,刘哥说不可能吧,是不是算错了?”李荣侠笑着回忆道,“原本我们计划一个月赚个七八千,就已经非常满足了,结果远远超预期。我真的不敢相信,又算了一下,还是没错!最后刘哥也算了一遍,确实赚了!那天晚上,我们俩兴奋极了,没想到卖水果还能赚这么多钱!”
这次的“意外收获”,让夫妻二人充满了干劲,生意也越来越好。李荣侠分析了一下赚钱的原因,除了她和刘哥不怕吃苦外,可能也源于自己亲和力比较强、真诚对待顾客。“我觉得就是换位思考。假如我是顾客,我希望享受什么样的服务呢?”
比如天气转凉,李荣侠遇到感染“风寒”的顾客,会告诉他少吃寒性水果,比如瓜类、梨、山竹等。如果顾客仍然想买(寒性水果),李荣侠会适当劝阻。
她不光干预顾客买什么,还会干预买多少。一次,李荣侠发现有位熟客荔枝买多了,就上前劝她少买些。顾客听后假装生气道,“哪有你这么做生意的,我买你还不让买?”李荣侠依旧坚持道,“不是我不让你买,你看你们家就2个人,买那么多,吃不完就坏掉了,岂不是浪费?”
到李荣侠门店买水果,需要上八层台阶。有许多顾客路过时,在下面看到李荣侠在店,就想上来聊聊天。“以前我只是把卖水果当成一门生意,在和顾客长期接触、交流中,渐渐发现我的专业还能帮助到许多顾客。他们对我的信任,让我觉得存在有了价值。”李荣侠说,“有些妈妈会跑来告诉我,她们吃了我店里什么水果后,生的小孩白白胖胖;有些糖尿病顾客会咨询我应该吃什么水果,我也会给他们提供一些建议。”
4挑战新身份,就像“养小猪”
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发生变化,作为一线城市,深圳的变化或许来得更快。
年底,百果园做出战略调整,暂缓了深圳开店速度,准备向周边扩张。东莞介于广州、深圳中间,消费力也不错,首先被考虑在内。
余惠勇找到李荣侠,李荣侠觉得机会不错。年初,她和刘哥一起,带着多个亲友前往东莞安家。这次,李荣侠的身份也发生了转变,她不再是加盟商,而是百果园公司的员工,以东莞片区运营经理的身份,去经营一个新市场。
从加盟商到经营新区,李荣侠角色转变很快,不仅在经营方面,其他能力也在不断变强。她形容这个过程为“老奶奶抱小猪”。“余董曾讲过一个故事,如果这个区域,你亲手把它从一家、两家店做起来,慢慢的,你各个方面的能力,也会随着业务扩大不断地增强,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就像养小猪。”
不过经验需要一步步积累。刚到东莞,李荣侠没有意识到不同城市消费力的区别,经营还是统一按照深圳的标准在执行。结果大半年过去了,业绩一直做不起来。
“最困难的是刚进去的前半年。有个友商叫“农夫果园”,当时开得很大,当地所有市民几乎都知道。百果园刚去,想马上做起来,哪有那么简单。”而且农夫果园,会根据不同果品进行销售定制,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百果园那时候不够灵活,一直打不开局面。
认真分析了一下,李荣侠才发现症结所在,“经营策略一定要跟深圳做区分,不然整个市场都没办法跑通。”
先从果品开始吧。李荣侠向总部提出需求,门店果品要结合东莞当地购买力做调整,引流果品(吸引客流的水果)也要根据消费习惯做调整;同时,李荣侠还专门向总部申请了一个地采岗(林坚城,现任华南一区商品部副总监),可以随时采购当地时令、优势水果,既新鲜实惠又能灵活补充门店货源。
跑市场很辛苦。东莞批发市场位置比较偏,凌晨两、三点就开市了。林坚城只能住在附近,才能优先买到好货。李荣侠每天天刚亮就过来,陪着采买、核对货品,再租辆中巴车,一同把水果送到各家门店。
虽然累,两个人却很有干劲。几天采配、运营下来,门店有了很好的反响,来客数(来店的顾客)增加了!从此,林坚城多了一件心事,每天追着李荣侠问,“李姐,门店来客数涨了没有?”
这样坚持了一个多月,百果园采购、配送相关负责人朱启东、刘受权实在看不下去了,让李荣侠向总部提个需求,他们来支持几款单品的采购、配送,不用再跑市场了。“东莞又不能单独建仓,你们每天都得去市场采,再从早送到晚,休息时间太短了。以后门店还会越来越多,有可能货到半夜还送不到,都没有时间睡觉了。”
需求很快通过。此后,朱启东、刘受权每周都会固定配送四款单品给东莞片区,同时总部也会给予一定的果品折扣,让利给门店。李荣侠把这四款水果拆成两个组合,两款作为人气单品,两款为毛利单品,让门店既能获得客流又能盈利。
一系列运营改革,给加盟商、店长等树立了很大的信心。半年后,东莞的所有门店开始扭亏为盈。
5回郑州开荒,讲究一个“慢”字
从这些年的经历看,李荣侠觉得运营岗最辛苦。“公司各个板块的工作,最终都会体现在销售端。所以运营对接的部门会很多,加上门店数也在不断增多,员工和顾客也在成倍增长。如何向下管理好性格各异的员工,让部门之间能紧密地打好配合,服务好顾客。难度系数很大。”
从年到年,李荣侠一心扑在工作上,让门店业绩和规模都得到了快速的提升;直到年年初,母亲患癌去世,李荣侠开始对工作、家庭有了新的思考。
此时,百果园全国门店数已超过家,正欲向北扩张。余惠勇再次找到李荣侠,问她愿不愿意接受更多挑战。
郑州。李荣侠心里响起一个声音。“离老家多公里,车程2-3小时,既能更好工作,又方便照顾老人。”
就这样,李荣侠割舍下东莞市场,回郑州“开荒”。离开时,9个老部下追随,这也是“李家军”最早的雏形。后来“李家军”发展到60多人,遍布郑州以及新开区的部分岗位,发光发热。
李荣侠在和部门经理开会沟通工作
从对李荣侠的采访中,笔者看到李荣侠身上一直保持着创业者的精神。她对待工作饱满专注,对待员工、加盟商真诚负责,以及在经营管理中表现的智慧,让她能在郑州这片新“战场”上收获成绩与人心。
李荣侠说,刚回郑州的那两年最困难。不过就像吃萝卜一样,剥一节吃一节,吃一节剥一节,慢慢地度过来了。
如今,郑州门店已经开到多家,还在向周边的驻马店、洛阳等三四线城市扩张。目前,整个河南省的门店数,已经超过家,还在稳步增长中;在行业大环境并不太好的今天,郑州区门店的整体经营状况仍在向好发展。李荣侠说,我不着急,开慢点不要紧,只要在进步就好。
——后记——
一次高管会上,不少区总听完李荣侠的分享,羡慕地说“你真幸运,有这么一群优秀的人愿意跟着你干。”李荣侠笑着说,“那是因为,这群稚嫩的小将长大了。”
下一期,将重点介绍李荣侠“带兵打仗”,以及背后这群优秀的“李家军”。
采写:肖秋月
视频拍摄、制作:陆海峰
视频脚本:陆海峰、杨钰煊、肖秋月
编辑:左拉
出品:杨茜
如果你喜欢,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