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刚神湾的冬虫夏草
2024/1/20 来源:不详禾虫,岭南水乡的“冬虫夏草”
十月秋风起,禾虫上市时。
为一品禾虫这一岭南水乡的“冬虫夏草”的美味,中山神湾镇每天来往的车辆就会激增,各大海鲜酒楼常常爆棚。
清初岭南著名诗人、学者屈大均所著《广东新语》对禾虫已有详细记载:“夏暑雨,禾中蒸郁而生虫,或稻根腐而生虫。稻根色黄,禾虫者稻根所化,故色黄,大者如著(筷子)许,长至丈,节节有口,生青熟红黄。霜降前,禾熟则虫亦熟,以初一二及十五六,乘大潮断节而出,浮游田上,网取之,得醋则白浆自出,以白米泔滤过,蒸为膏,甘美益人,盖得稻之精华者也。其腌为脯作西酱者,则贫者之食也。”
禾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铁、磷和各种维生素,营养价值高,其味鲜美甘香、性温,能补脾、暖胃、生血、利小便、去脚气,属滋补食疗上品,城乡居民历来喜爱,视之为席上佳肴。禾虫作为一道著名的粤菜,质软味香,营养丰富,是许多广东人喜爱的珍馐。而神湾禾虫更是禾虫中的精品,由于“其利颇多”,食用历史已超过百年。
禾虫的学名叫疣吻沙蚕,只生长在河口水域禾田表土层里,以腐烂的禾根为食,在早晚两造水稻孕穗扬花时成熟,破土而出,故名禾虫。禾虫又被称为水中的“冬虫夏草”,在珠三角地区一向被视作盘中佳肴,不少地方一直有食用及护养禾虫的传统。清朝嘉靖年间的《香山县志》记载:“禾虫如蚕,微紫,长一二寸,无种类,禾将熟时由田中随水出,俗以络布为罾收之,人所嗜食,其利颇多。”近几年由于水环境改变和人工捕捞增多,野生资源逐渐枯竭,导致珠三角地区禾虫量少价高,供不应求。
神湾禾虫之所以备受追捧,在于它对生长水质要求极高,广东唯中山、佛山、江门以及番禺一带才有。神湾禾虫以其纯天然、地道备受市场追捧,成为中山知名特产,被誉为“最贵的虫子”、“水中珍品”。
神湾镇的竹排村是中山市主要的禾虫产地,竹排村地处神湾镇最南部,四面环海,依傍西江支流磨刀门水道出海口处,是咸淡水的交汇处,滩涂广阔,是禾虫天然的栖息地。竹排村以农业为主要产业,污染较少,为禾虫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栖息环境。禾虫是一种特别的虫子,它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稍有轻微污染或喷洒过农药的地方都不能生存。正是由于这种特性,禾虫的产地越来越少,而神湾这里由于生态环境好,渐渐成了禾虫的主要产地,其中又以竹排村为最。
禾虫一出土必须马上捕捞,否则不是被鱼吃掉,就是自己爆浆而死,这是神湾禾虫农户都熟知的护养经验。很多人只知道禾虫营养天然,价格不菲,却并不知道,捕捞禾虫的日子基本是固定的。每年春秋两季,成熟的禾虫钻出淤泥,浮游在水面上,这时就可以捕捞了,不过在农历三四月出水的叫“荔枝虫”,这时期的禾虫体型小,吃时带点腥味。而在农历八九月出水的“金花虫”,不但数量多,而且肥美质佳。一般是八月十五之后就开始有禾虫了,最晚到农历十一月初。
捕捞禾虫时一般选在初一、十五夜潮水大时,放水进禾虫滩,退潮时禾虫会借助潮水的退力从河滩的泥土中“破土而出”,现身水面且随水流走,这个时候,就是捕获它们的好时机,退潮时在滩涂口设一张较密的眼网,亮起手电筒或点一盏灯,禾虫见光便随水“自投罗网”,这个特定的时节和时间,多是出现在三更半夜时分,因此为了捕捞禾虫,农户会从晚上11时一直坚持到翌日凌晨四五时。禾虫被捕捞出来之后,一般会直接送到批发市场进行销售,不少海鲜饭店直接订货购买,因为禾虫的产量并不多,所以大部分的新鲜禾虫直接在神湾就被订光了。如果其他地方的买家想要货,半夜就要赶到神湾等货,而那些想要品尝正宗新鲜神湾禾虫的食客们,就不得不驱车专程赶到神湾一饱口福了。
天气、水量和水质都会影响禾虫生长和成熟。在三四个月的成长期,雨量充足灌溉滩涂,禾虫就容易生长,反之则减少繁殖。而八九月的成熟期,水位过高水量过大,尤其咸潮倒灌,都会影响禾虫的生长和成熟。
神湾镇地处西江磨刀门水道咸淡水交汇处,滩涂平坦广阔,自然生态好,护养禾虫由来已久。由于所产禾虫绿色天然,已经成为该镇一大特色水产品牌。
那么,禾虫究竟怎么吃呢?
禾虫的吃法有多种,可以煎、煮、蒸、炖,其中以瓦钵焗禾虫最显风味,如炖钵仔禾虫、禾虫蒸蛋、生炒禾虫、酥炸禾虫煲禾虫莲藕眉豆汤等都是令人回味无穷的佳肴。
其中的炖钵仔禾虫,风味十足,最受食客喜爱。
钵仔禾虫的做法并不是很复杂。将禾虫洗干净后放在钵仔里剪碎让禾虫充分出浆,再加上适特捣碎的蒜蓉、陈皮、粉丝、蛋白、榄角和油、盐等调味拌匀,放钵于锅中隔水炖熟,再将钵仔禾虫移至慢火炭炉或电炉上烘至干水有焦香味即可上桌;也有人先把洗干净的禾虫放在花生油里面,让禾虫喝饱油,然后打几个鸡蛋到钵中,这时才将禾虫剪碎,再把各种配科加在一起搅拌,然后放锅中炖,最后把瓦钵架到风炉上,用炭烘起瓦钵,把禾虫慢慢烘干水分。这道钵仔禾虫吃起来外面一层有点脆,甚至还有一点焦的香味,吃到里面是滑滑的,很鲜美,但一点都不油腻。
(请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