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全年寄递698万吨顺丰2019年
2025/2/14 来源:不详透过《生鲜大数据报告》,看顺丰生
年,曾经有一个热词“水果自由”。这既概括了当年水果价格走高的背景,也体现了人们对水果消费欲望的高涨。事实上,生鲜一直是人们消费的刚需,尤其是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人们对生鲜品质愈发重视,更要求“鲜美”。另外,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对高品质生鲜的需求逐渐增加,比如近些年消费旺盛的大闸蟹、车厘子、松茸等等。而要满足人们的这些需求,做好这块市场,离不开的是物流环节,但冷链物流一直被认为是制约生鲜电商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之一。
有需求就会有供给,顺丰就是近些年来押注这一市场的重要玩家。回看年,其在生鲜市场上动作也颇多:从牛羊肉到海鲜产品,从北国的查干湖鱼到云南的鲜花,从发布行业方案到包装升级创新。一系列举措之下,成果如何?近日,顺丰发布了生鲜大数据报告,通过趣味呈现的一系列大数据,从顺丰生鲜寄递的“数据之最”与生鲜产品消费趋势等角度,揭示了顺丰的成绩单,也剖析了国民消费升级新趋势。
01
成绩单
首先看成绩单,年经由顺丰寄递的生鲜一共有多少?答案是超69.8万吨,若以一头重量为2吨的大象换算,这相当于34.9万头大象的重量。从运输距离上看,年顺丰寄递生鲜总里程超过了.8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圈。
运的多了,运的远了,速度也变快了,以牛羊肉为例,年的平均时效是35.06小时,而年则提升到了31.82小时,与年相比,寄递时效提高9个百分点。这样的速度也体现在其他产品上,比如大闸蟹的寄递时效提高5个百分点,草莓寄递时效提高8个百分点。
而在顺丰物流的保障下,国民也着实体验了一把消费升级。报告显示,与年相比,消费者的樱桃自由指数上升8个百分点,桃自由指数上升70个百分点,枇杷自由指数上升50个百分点,杨梅自由指数上升22个百分点。国外的车厘子自由也正在被中国烟台的“樱桃自由”取代。数据显示,年樱桃顺丰寄递总件数量超万,其中烟台樱桃发件量第一。
此外,因为有良好的物流保障,中国的生鲜产品也走的越来越远,销路越来越广。报告显示,顺丰寄递量最大的水果之一赣南脐橙,被送往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仅“买全球”还要“卖全球”,智利车厘子等在走进中国,顺丰也将中国的水产运往了世界:年,中国水产走出亚洲,最远一单是大连运到了纽约。
同样,消费者对肉制品需求旺盛,尤其是在春节期间。报告显示:年1月,是海鲜水产与牛羊肉寄递总重量最多的一个月。春节假期,吃货吃掉的牛羊肉和海鲜水产占全年总量的1/5。众所周知,顺丰在生鲜上的“成名之战”是大闸蟹,不过目前看“吃货”不再独宠大闸蟹,其他生鲜产品纷纷抢C位。总的来看,虽然均在上升,但是在年的海鲜水产中,大闸蟹寄递总件量占比较18年下降5个百分点。这也反映出,顺丰对其他品类上的拓展卓有成效。
顺丰在查干湖冬捕节现场02
方法论
如前文所述,随着国民人均收入提高,消费实力增强,消费习惯养成,消费者需要“鲜美”的生活,但生鲜要保障“鲜美”着实不易。在生鲜网购用户最常遇到的3项物流问题调查中,保鲜程度差、收货时间不够便利、物流速度慢排在前三位。以大闸蟹为例,其最佳运输温差为不超过3°C,从湖边到桌边,黄金运输时间仅有72小时。一旦处理不好,就难以满足消费者对品质的需求,甚至出现死蟹。
作为电商领域的最后一片蓝海,巨头与创业者在生鲜领域做了无数的尝试,然而冷链物流也困扰着一众企业。冷链物流难在哪?保鲜、控制损耗、成本与效率。资料显示:流转时间长,冷链发展不成熟,我国生鲜产品损耗率显著高于发达国家:从行业整体看,我国超市渠道中果蔬、肉类、水产品的损耗率分别为15%、8%和10%,均显著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当前,冷库周转率、冷藏车利用率、货到准时率等指标低,仓库损失率、运输损失率等指标居高不下,生鲜电商冷链物流成本占比达20%-40%。
至于保鲜,不知道各位是否知道,摘下来的水果其实是会“呼吸”的:水果在内部多种酶的催化下,能够把复杂的有机物质逐步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以维持内部的各种生理过程。那么,为了延缓果实的后熟,防止水果的衰老腐烂,就可以通过人为干预,减弱呼吸作用,延缓乙烯的产生,从而延长对果实的贮藏时间。
综合来看,要解决以上问题如何做?5个方面可参考:减少供应链环节、建设冷链物流体系、实行标准化管理、创新包装材料、发展冷媒技术、走专业化道路。而顺丰也几乎是沿着这样的思路在做布局,以下我们从整个链条来逐步分析:
1.运前一公里
生鲜冷链的品质保障,有一个关键在于是否进行“预冷”,而则顺丰扎根到了产地端。
资料显示,年10月,顺丰首个原产地预处理中心在苏州阳澄湖落成。而截至年3月,顺丰已在全国建成10个原产地预处理中心,涵盖鲜花、水产、樱桃、荔枝、脐橙、苹果、柚子、苹果等多个品类。这一方面可以对生鲜产品提前进行预冷等处理,以保障产品品质。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效率,甚至帮助原产地实现降本增效。
以顺丰在华南荔枝主产区布局的果蔬预处理中心为例:果蔬预处理中心可以从去杂剪枝、预冷降温、选果分级、称重装袋、封箱贴单、装车发运、实时监控等7个环节统一荔枝生产流程;并根据标准化划分分级处理线和自动化打包线,对果蔬进行标准分类和打包,用科技化手段提升了采后预处理效率。类似的案例还有松茸。年顺丰利用无人机搭载松茸出山的直播曾引起热议。而在黑科技背后,顺丰还有一系列创新,比如建成并投用全国首个松茸预处理中心,通过引入自动化分拣设施,解决了传统人工分拣效率低、品控不一的难题。
甘孜顺丰松茸预处理中心2.运输过程中
要保障生鲜产品又快又好的运输,既要有充足的运力,又要有专业的设备,保障全程不“断链”。
而顺丰方面,运力资源一直是其优势,顺丰专机,外加散航线路、高铁线路和冷链线路协同配合,使顺丰的鲜果物流覆盖了全国余个消费城市,“航空+高铁+陆运”组合拳也让鲜果能保时、保鲜送达。此外,年8月,顺丰曾公告募集80亿元配套资金并完成定向增发,其中的7.18亿元将用于冷运车辆与温控设备的采购,包括冷链运输车辆和EPP温控箱。可见其重视程度。
3.最后一公里
如前文所述,消费者图吐槽最多的三项冷链物流问题,比如保鲜程度差、收货时间不够便利也多与最后一公里相关。事实上,对于消费者而言,体验最直观的就是交付环节。对于相关企业而言,要做好这一环节,一方面需要加大投入,另一方面需要专业保障,同时如果要扩大范围又要衡量成本与效率,投入与产出的问题。而对顺丰而言,无论是网络覆盖,还是专业程度,亦或者是在消费者心中的服务品质和品牌形象,恰恰是其优势所在。
去年12月,本来生活的一条新闻曾引起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