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冰箱冷柜的时代,古人如何保鲜食物扒

2024/9/22 来源:不详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科学大讲堂 http://www.bdfyy999.com/bdf/zhongkezhuanti/102350.html

无论居住于玉宇琼楼中的统治者,还是蜗居于土坯茅屋中的老百姓,都离不开人生五事即“吃喝拉撒睡”。尤其是对于古代普通百姓而言,“身上衣裳口中食”才是人生真谛。只有吃好喝好才能辛勤耕耘,在他们的心中,食不果腹才是最大的悲哀。

明代著名思想家王阳明曾有诗云:“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这首诗歌的核心思想很直白,饿了就吃困了就睡才是幸福。千万不要想一些玄之又玄的东西,因为只有“识五谷才能知春秋”。

现代社会由于经济与科技水平较为发达,所以老百姓可以享受更多生活福利。尤其是各种高科技产品,陆续走入千家万户之后,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冰箱、彩电、洗衣机、空调、热水器等,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

这些科技含量较高的家用电器,不仅让生活充满了现代感,而且也是为了大家生活中的助手。尤其是冰箱、冷柜进入厨房之后,很多容易变质、腐烂的食物,不仅可以有效延长保质期,更重要的是还可以维持新鲜度。

但是在生产力和科技较为落后的古代社会,由于没有电能源也有没有冰箱、冷柜。很多食物都会因为天气过于炎热,或者保存不当而迅速变质。这不仅会导致大量食物被浪费,而且也会让很多人因此而饿肚子。

伟大而又勤劳的古代老百姓,怎么可能被这种事情难倒呢!为了有效避免食物浪费,就算是在没有冰箱、冷柜的前提下,他们发明了多种多样的食物储存方法。这些方法既简单又有效,尤其是唐朝人的奇思妙想,更是让食物保鲜技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唐代食物保鲜秘籍,这几种方法延续至今

从古至今,国人对食物的情感,要远远超出其他方面的需求。可以说从原始社会初期开始,人们就在不断为填饱肚子而四处奔忙。从生食、熟食再到美食,所跨越的历史岁月远超出大家的想象。对食物的执着以及对吃的向往,可谓贯穿于整个人类发展史。

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提升,以及食物类型开始多样化,逐渐形成了比较统一的饮食文化。在食物极大丰富化之后,如何保存食物的问题开始提上日程。毕竟原始的春种秋收农业习俗,对人们的饮食习惯也有很大限制。

唐朝时期由于国力较为强盛,不仅国内经济发展特别繁荣,而且在对外贸易方面也可圈可点。这就为唐朝境内出现外国食物,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唐朝人,不仅可以吃到土生土长的食物,而且餐桌上的食物种类也越来越丰富。

唐代老百姓所拥有的食物,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历史新高度。尤其是在夏季的时候,各种蔬菜、瓜果梨桃、肉食等,更是丰富了唐朝人的饮食文化。但由于夏季气温较高,很多食物在受到细菌侵害之后,很容易出现变质、腐烂等问题。

为了解决整个世纪难题,唐朝人可谓玩空心思。他们在借鉴古法的同时,又以当时的风俗习惯为基础,创造出了很多保存食物的方法。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他们发明的方法,甚至有一些直到现代社会依然被反复使用。

一、古代冰箱“冰鉴”

相信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古代人的生活一定十分困苦。因为他们每天都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然而笔者要告诉大家事实并非如此,因为生活在唐朝时期的皇宫贵族,不仅生活条件特别优越,而且也用上了不插电的“冰箱”。

这种“冰箱”名为“冰鉴”,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周礼》中就曾提到过,这种可以用来储存食物的“冰鉴”。而且在上个世纪考古学家,还曾在曾侯乙楚墓中,挖掘出一件“铜冰鉴”,这应该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冰箱”。

据史料记载,早在西周时期,宫廷内就已经出现了,专门凿冰的机构和人员。他们在冬季时将冰封的河冰凿成冰块,然后储存于冰窖之中。生活在宫廷中的周天子,就可以在夏季的时候用冰降温。而这种可以降温的容器,其实就是储存食物的“冰鉴”。

所谓“冰鉴”,其实就是一种外形类似于食盒的青铜器。使用的时候需要先放入冰块,然后再将食物放在冰堆间。这种做法不仅可以起到防腐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和现代冰箱一样的保鲜功能。

笔者认为,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冰鉴”是一种一器多用的器物。不仅可以用来储存、冰镇、保鲜食物,而且还可以当做“空调”使用。当然只有达官贵人还有资格享用,普通老百姓恐怕都没有见过这种东西。

二、仓窖储物

“仓窖”是一种可以贮藏物品的建筑物,建立在地平面之上的可以称为“仓”,而深挖于地下的就是“窖”。实际上在现代社会中,生活在农村地区的老百姓,家中也都会有仓库和地窖,主要的作用也是用来储藏闲置物品。

唐朝时由于生活水平较高,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仓窖”。生活在唐朝时期的老百姓,经常会将多余的粮食、蔬菜、水果,以及农具和闲散物品放入“仓窖”。由于“仓窖”的温度要比室外低很多,所以将食物储存于“仓窖”之中,不可以延长保质期还能保鲜。

大多数情况下,北方地区多建造地窖,而气候比较潮湿的南方地区,则会在地面上设置仓库。但无论是哪一种方法都要主要防潮,毕竟“仓窖”储存食物的方法,相比较于“冰鉴”来说水平有限。如果不注意防潮、防虫,就会导致食物快速变质。

这种储存食物的方法,是唐朝普通老百姓的最爱。因为利用“仓窖”储存和保鲜食物,不仅可以起到防腐、防潮的作用,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鲜食物。最重要的是这种方法特别简单,而且也不用任何花销。

笔者认为,“仓窖”防腐保鲜法,即使是在现代社会中也十分流行。对于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原题来讲,为了节约开支并储存大量食物,完全可以将食物放在仓库中,这样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空间,还可以有效保障食物储存量。

三、高温蒸煮法

高温蒸煮储存食物的方法,早在多年前的西周时间,其实就已经得到了广泛使用。大家熟知的干菜、酸菜等蔬菜,实际上就是利用高温蒸煮方法,将食物煮熟然后晾晒或腌渍而成。这种方法虽然能够使食物保质期延长,但是却无法保证食物的鲜度。

但大家也应该了解。无论是西周时期,还是从一度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唐朝,实际上都存在生产力过低的问题。老百姓为了能够在冬季吃到蔬菜,他们最希望的,就是食物保存时间可以长一些。即使蔬菜已经失去了鲜味,但却不影响人们的食用需求。

只有生活在社会上层的贵族阶级,还有可能在冬季的时候,吃到新鲜蔬菜或水果。但是却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杜牧在《过华清宫绝句三首》中写道:“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玄宗的宠妃想要吃到新鲜的荔枝,可以通过“一骑红尘”的方式,从南方地区将荔枝带回长安。但是普通老百姓根本没有这个条件,所以为了能够保证蔬菜供应。人们一般就会通过高温蒸煮的方法,将蔬菜、水果等储存起来。

笔者认为唐朝老百姓虽然在物质生活上,无法语言当时的统治阶级相提并论。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智慧却十分广博,既然在冬季的时候吃不到新鲜蔬菜,那么就想方设法的去储存蔬菜。时至今日,北方地区的老百姓,也依然有吃干菜和酸菜的习俗。

四、盐焗保鲜

在古代社会,肉食品难得一见,很多老百姓想要吃一顿肉,有的时候比登天还难。虽然他们会饲养“六畜”或小狗,但是基本上都是拉去集市上换钱。所以当他们在过年或过节的时候,能够买一块肉质鲜嫩的猪肉时,一般都舍不得一次吃完。

相信大家都知道,肉放置时间过长,就很容易出现腐败变质的情况。尤其是在夏季天气比较炎热的时候,如果没有将肉储存好第二天就会发臭。所以为了能够让肉保持鲜度,人们又发明了用食盐腌制腊肉的方法。咸菜、腌鱼、腌肉等,都是用这种方法腌制而成。

实际上用食盐防腐、保鲜,在唐朝之前就已经出现,只不过在唐朝时期得到了大力发展。人们会将肉清洗干净控干水分,然后放入一个口比较小的坛子中。并在坛子中加入大量食盐,用布将坛子口封住。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预防肉质变质,而且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鲜味。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食盐的高渗透性,当盐进入肉中时可以降低水分活度,这样就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繁殖。现代社会中大家爱吃的腊肉,实际上就是用这种古法制作而成。

五、油封防腐

相信很多人都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一盘油比较大的肉菜放置几天之后,除了吃起来有一点不合口味之外,其实这道菜根本没有腐败变坏。而用油烹饪的蔬菜则很容易变质,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实际上这也涉及到了食物的储存方法。

早在唐朝时期,人们就学会了油封方法,简而言之就是将食物放置于油中。这样就可以有效隔离空气,当食物无法与空气接触时,就会产生一层保护膜。虽然笔者认为,古代人未必知道其中的原理,但却在实践中获得了真知。

一般情况下肉、蛋、鱼等食物,非常适合使用“油封法”储存。用可以将食物放入坛子中,然后向坛子里面倒入油脂。一般情况下以覆盖食物为准,然后就可以用蜡将开口处封闭。用“油封法”储藏的时候,一般最长保质期可以达到半年之久。

结语

唐朝是古代历史中的盛世王朝,在民间一直都流传着一句话,那就是“盛世看唐朝,衰世看清代”。笔者认为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唐朝在广大历史迷心中的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的促进之下,唐朝时期的很多传统也都流传至今。

唐朝人发明的储存和保鲜食物的方法,实际上在现代社会中也一直在使用。比如,北方人特别喜欢吃的干菜和酸菜,以及南方人餐桌上少不了的腊肉。实际上都是当时社会中,比较常见的食物保鲜法。

吴欣《传统食物原料保存方法》

范志红《夏季保存食物的可靠方法》

邵万宽《我国古代食物的加工与贮藏技术》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72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