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期1天的食品还能不能吃保质期的三大误区
2025/5/2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 https://m.yiyuan.99.com.cn/bjzkbdfyy/d/260591
我们逛超市的时候经常会看到这些现象,越是临近傍晚,蔬菜水果折扣越多,当然新鲜度也就没得保证;货架上的食品,摆在外面的通常都是生产日期靠前的;同款面包,前一天上市的都会比当天上市的便宜一些。种种这些现象都是因为保质期。
现如今,很多人都把保质期看作产品质量把关的第一步。大多数人对于保质期的认知,就是保质期内就是安全的,保质期外的东西就有毒。因此,买东西一旦涉及到保质期的问题,就会触动人们心里对于品质的那根弦。
食品安全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关乎着我们的饮食健康,但是大家对保质期的过分信赖难免会陷入一些误区。那么关于保质期都有哪些误区我们要避免呢?
一、在保质期内都是没问题的
有些人会因为对保质期的误解,在心理上夸大了保质期的作用,以至于自己本就不太明确的认知,一下子被引到了一个似是而非的层面上。于是就出现了一些人对保质期的无条件信任,认定只要没过保质期就是没问题的,特别是一些节俭习惯了的老一辈人。
其实,保质期内的产品还需要面对另一个质量检测,那就是贮存条件。即使是在保质期内的产品,也可能会因为储存不当的原因导致出现变质的情况。
比如很多食品都是要求放在干燥阴凉的环境储存的,但是有些时候反而暴露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那么它们的保质期只会大大缩短;还有生熟不同、干湿度不同的食品本应该分开,却被混放在一起,也会出现串味、互相污染等情况。
因此,食品保质期只能作为食品质量保证的一个方面,还要仔细查看食品的颜色、气味、口感等是否发生变化来判定食品是否安全。否则,即使是在保质期内,也不应该食用。
二、过期的产品不能吃
最近,出现在人们视线的一个词叫作“临期”,也就是产品临近保质期最后期限。临期食品在网上还火了一把,很多人发现,这些临期产品,价格便宜,味道也并没有太差。因此,临期食品火了起来,特别是一些即食的食品受到很多人的欢迎。
虽然临期食品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但人们对于过期的食品排斥心理还是非常大的,即使只是过期一天也不能入口。确实,食品过期后,可能会因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食物自身的代谢等作用而腐坏、发霉。
但是需要认清的一点是食物的腐坏或者发霉是一个过程,并不是到了保质期的那一天突然就坏了。所以,有的食品若只是过期一两天,它还没有出现变质以及异味等情况,只是口感略差的话吃下一般不会产生太大的危害。
但若是另一种情况,即食品上已经出现了微生物、霉菌的大量繁殖,这种就不能吃了,很可能在临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变质了。
当然,食品最好还是选择在保质期内吃为好,不管是食品的口感、以及营养价值流失都比较少。
三、只要放冰箱冷冻,就不会坏
很多家庭都有这样的习惯,将冰箱当成了防腐剂来用,以为放进冰箱的食物就不会变质了,若是无菌保存下放入冰箱的,自然存放时间较久。但若是在放入冰箱前已经出现了细菌的,保质期也会缩短,毕竟冰箱冷冻无法杀死已有的细菌。
若是出现反复解冻又冷藏的食物,或者生熟交叉存放,那细菌污染可能会更严重,除了会发生串味,食品变质也更容易发生。
而且并不是所有食物都适合放到冰箱,比如香蕉、西红柿、黄瓜、荔枝、巧克力等等,这些放入冰箱反而会腐坏得更快。
关于保质期的这些武器,大家是否都了解了呢,为了我们的食品安全,我们对于保质期的概念要更加的加强。有更多的想法欢迎大家点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