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汛期遇上暑期浪花生存指南奉上荔

2022/10/2 来源:不详

中科大型白癜风公益援助 http://m.39.net/pf/a_4892467.html

在我国,

平均每天有个人左右,

因溺水身亡,

其中约有个孩子。

据不完全统计,仅5月以来,重庆、广东、沈阳等多省市出现溺亡事件。静水流深,溺水无声。当汛期遇上假期,如何保护“小浪花们”成为全社会的必修课。

6—8月为高发期死亡率高达60%

 这个“隐形杀手”正向你游来

中国每年有近7万人因溺水死亡,6月至8月是高发期。溺水位列我国全人群第4位伤害死因,同时也是青少年非正常死亡的头号杀手。5岁以下儿童溺水死亡率最高,其次为青春期儿童。此外,男童溺亡率为女童的2.2倍。

尽管溺水的发生率仅为交通事故发生率的千分之五,但致死率却非常高,平均每十个人溺水就会有六人死亡。

为何溺水的死亡率如此之高?

 除了救援时间短、施救难度大之外,还跟溺水迹象难以觉察有关。大喊大叫、疯狂扑打……这些仅是影视剧的桥段,真正的溺水并没有大动静。因为水一旦进入嘴,根本发不出声音。这时,溺水者多会面部朝向离自己最近的岸边,嘴巴在水平面上下,双手上下摆动,如同在水里垂直爬一个隐形的楼梯,挣扎20—30秒之后就会开始下沉。

不少儿童溺水时都有家长在岸边陪同,但往往家长会低头玩手机或者做其他事情,意外往往就是在几分钟的时间内发生。

戳视频↓溺水原来如此安静

00:30

 不当“猪队友”get科学施救姿势

施救也要讲究科学,错误的施救会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人链”救人不可取

重庆市潼南区米心镇“一人落水八人身亡”的悲剧再次警醒:“人链”救人不可取。施救者手拉手救人,当有人脚下打滑或者突然失去平衡,就会连带着数人一起落水,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岸上救援:寻找漂浮物和拉扯物

当险情发生后,同伴首先应大声呼救,再寻找身边的漂浮物(如救生圈、泡沫、木板等)抛给溺水者。如果使用竹竿、树枝等物体施救,施救者要降低重心,避免被拖入水中。切记任何时候都不能直接伸手施救。

这种办法比较适合不会游泳的施救者,或者虽然会游泳但没有水下救援经验的人。

 ★水中救援:从后部接近溺水者

对还在挣扎的溺水者,要防止被其抱住,应从后部接近。

可以从被救者后方靠近,再从后面或侧面拖住其腋窝或下巴,使头露出水面,然后仰泳前进带上岸;也可从被救者的后方靠近,一只手从他的腋窝穿过,抱住胸部,使头露出水面,然后侧泳前进。

正确救援姿势:从后部接近溺水者

水中救援法仅适用于接受过水中救生专业训练的施救者。水上救生专业性很强,会游泳只是其中一个基本环节,大多数人并不具备专业的救生技能。

 ★黄金5分钟避免无用控水优先心肺复苏

不论什么情况下的溺水,都要谨记一点,溺水的人被救上岸之后,事情并没有结束。

有一部分溺水的人这时已经陷入昏迷,甚至没有了心跳和呼吸,所以把他们救上岸后,要立刻判断其生命体征,同时保持呼吸顺畅,清除口鼻里的污水、淤泥、杂草等。

不要控水!不要浪费时间控水!溺水者气管和肺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有很多水。倒挂控水更不可取,不仅不利于排出气道里面的水,还会导致胃里的水进入肺部,加重缺氧。新闻中常见的倒挂救控水儿童引发了不少悲剧。

错误示范:倒挂控水

对于没有心跳的人,要立即在岸边的安全区域进行心肺复苏,同时拨打叫救护车。缺氧造成的脑损伤往往要比呛水导致的肺部和胃部损伤严重得多。溺水抢救的黄金时间只有5分钟,熟练操作心肺复苏是关键的“救命法宝”。

 如何做一朵欢快的“小浪花”?

戏水、游泳如此危险,是否就因噎废食呢?倒也不必。在充分明了注意事项并掌握必要的救生技能后,我们仍然可以做一朵欢快的“小浪花”。

 如果你想去想去戏水或游泳,应该注意什么?

1、尽量穿颜色鲜艳的泳装,这样在陷入危险时能更容易被旁人发现。

2、坚持穿高质量的浮身物,尤其是水性不好的孩子。

3、下水前充分做好准备活动,避免出现抽筋等现象。

4、找专业师资学会游泳,并学习水中救生和心肺复苏等技能。

5、到正规、有专业救护人员和设施的游泳场所游泳。

万一不慎落水,如何自救?

“仰漂”演示

1、自救姿势一:仰漂。头顶向后,露出口、鼻,此时就可以呼吸。用鼻呼气,嘴吸气,呼气要浅,吸气要深。使自己的身体浮于水面,等待他人的救援。切记,千万不能将双手上举或者拼命挣扎,这样只会下沉得更快。

“自行车式踩水”演示

“蛙式踩水”演示

2、自救姿势二:踩水。身体前倾,大腿外展同时尽量上抬,以膝盖为轴,小腿依次内外旋转画圈(自行车式踩水)或同时往外侧蹬水(蛙式踩水),同时用手向两侧拨水,竭力将头部露出水面,动作要缓慢有节奏,注意手不能伸出水面。

 水中抽筋怎么办?

游泳时,如果发生抽筋现象,不能慌张,应该保持沉着冷静。针对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方式:

1、手指抽筋。将手握成拳头,然后用力张开,张开后又迅速握拳,反复数次,直到解脱为止。

2、小腿抽筋。膝盖伸直,腿不能弯,脚尖向身体勾起。勾5秒,放松5秒,重复1分钟。

3、大腿抽筋。小腿向后勾,脚后跟贴近臀部。坚持5秒,放松5秒,重复1分钟。

如果你是父母,或身边有孩子:

1、请告诉孩子溺水的危险,反复叮嘱不要去江河湖泊等危险地方游泳。但这还不够,危险不止江河湖泊。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合历年统计资料指出的溺水高危场所可以看到,1岁至4岁儿童主要为脸盆、浴盆/浴缸和室内水缸,5岁至9岁儿童则为水渠、池塘和水库,10岁以上儿童的溺水高危地点为池塘、江河和湖泊。

2、请在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时刻留意他们的状态,保证孩子始终在视线范围内进行活动。

3、请一定掌握正确的急救措施,每一秒都很关键。请一定要让孩子学会正确的自救办法。

对于溺水,每一秒钟都很重要。这些基础的自救和他救方法,能在关键时刻拯救生命。

但我们更希望,这些方法永远不会被用到。

面对溺水问题,多数人尽管有所感知,但远远没有达到警惕的地步。希望今后的每个夏天,类似的悲剧,永远不再出现……

荔枝新闻专稿编辑/陆伟晶实习生/陈玉婵

(资料来源:丁香医生、知乎、新华网、南方Plus)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12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