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穿越史一颗荔枝背后的历史余韵
2023/5/9 来源:不详荔枝是与香蕉、菠萝、龙眼齐名的“南国四大果品”,它果实的形状就像金丹那样圆,内核就如枇杷那样,它的外壳好似鲜红的绸缎,内里洁白如冰雪,尝一口就是琼浆玉露,其滋味甘酸如醴酪。
荔枝荔枝的历史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历史而不断发展,最后成为一个内涵丰富的文化符号。荔枝穿越了两千余年的历史,诉说着它过去的种种。
荔枝的起源
荔枝原产于南方,一直到秦汉时期,才有史书记载。最早的一次进贡发生在汉高祖刘邦时期,进贡者是当时的南海尉赵佗,“龙眼自尉佗献汉高帝始见西”,这里的龙眼就是荔枝的别称,这时候的荔枝只是干荔枝。刘邦的儿子汉惠帝刘盈知道刘邦喜欢荔枝,便用荔枝作为祭品祭拜刘邦,刘盈之后的皇帝也继承了这一祖制。
但是到了公元前年,刘邦的曾孙刘彻攻破岭南地区(南越)后,打破了只进贡干荔枝的规矩,从此进贡鲜荔枝就成为了定例。
那么荔枝是从南越哪里产出进贡的呢?《梧州府志》说:“梧属荔枝独推苍梧,泗化洲产为第一,梧州梧山荔枝由来尚矣。”梧州在今广西,这正是当年的南越之地。
宋代以来,福建的荔枝被誉为天下第一,岁贡的荔枝,至此便由福建承担了。
宋代蒲田人蔡襄写下了现存最早的一部荔枝专著——《荔枝谱》,记载了福建地区32种品种的荔枝。并说明了写这本书的原因:认为荔枝可以名彻上京,外被重泽,重于当世,是亦有足贵者。称赞荔枝在众多果品当中,卓然第一。
《荔枝谱》拓本鲜荔枝的保存方法
荔枝为什么要吃新鲜的呢?白居易在一篇名为《荔枝图序》的文章中写道:“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所以,荔枝应趁着新鲜吃下才能品味其中美味。
由于荔枝的保鲜时间不太长,所以古人就发明了三种保鲜的方法:第一是择巨竹,开一小洞,置荔枝于竹节中,密封;第二是以蜡封荔枝蒂,浸于密水中;第三是将荔枝放入瓦坛中密封倒沉井中。
荔枝进贡的过程
杜牧的一首诗中写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不禁让我们好奇新鲜的荔枝是如何从南方运进宫里的?
在唐代,岭南的荔枝因路途遥远,荔枝变味等原因无法运送到长安,所以苏轼曾说:“此时荔枝自涪州致之,非岭南也。”这就解决了之前因都城和岭南地区跨度大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这里的涪州就在今天的重庆市。
至于运送荔枝的交通工具,在《唐国史补》中有记载:“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由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这里可以看出蜀地也生产荔枝,和上文的涪州相互印证,可见杨贵妃之前的确有从涪州进贡荔枝的历史。但杨贵妃并不满足于蜀地的荔枝,她更想吃到南海地区更加甜美的荔枝,于是进贡荔枝的人只能快马加鞭,飞驰进京,只为了贵妃可以吃到新鲜的荔枝。在交通运输并不发达的古代,马可以称得上是最快速高效的交通工具了。当然,真实的情况到底如何谁也不甚清楚,只能通过史实略知一二。
快马加鞭唐代之后的古人也对唐代运送荔枝的方式有过猜测,清代吴应奎在《岭南荔枝谱》中说道:“以廉根之荔栽于器中,由楚南至楚北襄阳丹河,运至商州秦岭不通舟楫之处,而果正熟,乃摘取过岭,飞骑至华清宫,则一日可达耳。”
他认为进贡的荔枝是用船运盆栽荔枝,“一骑红尘妃子笑”是表示飞骑跑过秦岭驿道。但吴应奎所说只是个推测,带土运送荔枝,这种运输方法最早建于北宋末年,不过那只是一种尝试,此后并未形成连年进贡的规矩,到了清代这种运输方式才成为一种定例。可见吴应奎所说受到了清代这个时代的局限。
那么清代进贡荔枝的流程又是怎样呢?清代当时运送闽贡荔枝的过程基本上是这样的:从福州向北水路二百里的地方叫做水口,也就是荔枝的生长界限,一旦过了水口,荔枝树便不能开花结果,因此以当时的技术条件,必须要等到荔枝树已挂满新结的果实之后才可以进贡。
福建当地的总督或巡抚官署内的几百桶荔枝树青果累累,需要从它们中挑选根枝壮硕,挂果繁密的嘉木,然后全部运上船,同时还要装载大量福建本地的清水,在航行过程中每日用从福建带来的水浇灌果树,避免这些植物水土不服。
如此一来,在航运途中,果实也慢慢成熟,但绝大多数都抵抗不了南北气候的变迁和路途的颠簸,最终到达皇宫内苑的时候,每棵树上的先例之果只剩不过两三枚,大概能摘一两百个果子而已。论滋味,这些果实仅存的荔枝大为逊色,远不复在福建地区的甜美。
在清宫档案中有一份《哈密瓜蜜荔枝底簿》的记载,其中写道:乾隆二十五年六月二十五日交来荔枝二十个,随果品呈进,上览过恭进皇太后荔枝一个,差首领萧云鹏进讫,赐皇后、令贵妃、淑妃、庆妃……瑞贵人,每位鲜荔枝一个。由此可见,到了乾隆25年,因为运输问题,鲜荔枝仍然难得一见,即便是在皇宫大内也属于珍果佳品,就连皇太后和皇后每次都只能分到一两个而已。
名人对荔枝的钟爱
谈起荔枝,最为耳熟能详的莫过于唐代诗人杜牧写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中的一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里的荔枝仿佛从“人间美味”堕落成“人间毒药”,成为了统治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劳民伤财的铁证。诗人杜牧以小见大,用一颗小小的荔枝道尽了统治阶级对国家资源浪费,同时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
满足妃子的私欲运送荔枝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大文豪苏轼仕途不顺,被贬到岭南地区后,逐渐对岭南的风物产生了热爱之情。他初尝荔枝,就赋诗一首赞美荔枝:“海山仙人绛罗裙,红纱中单白玉肤。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将荔枝比作一位冰肌玉骨的美人,可见他对荔枝的喜爱之情。之后也曾多次在自己的诗词中提到荔枝,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当属这一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句诗的意思是如果可以每天吃许多荔枝,那在这里长久地做一个岭南人也是可以接受的。这句诗表面上写出了苏轼对荔枝的痴迷,可痴迷的背后却饱含了他对仕途失意的感慨,也是他身处无奈之境中的精神寄托。
虽然苏轼在仕途上失意连连,但他仍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也曾经通过荔枝这一媒介借古讽今,这些都在他的诗《荔枝叹》中体现地淋漓尽致。“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颠坑仆谷相枕籍,知是荔枝龙眼来。”在他的想象中,每五里、十里路就要设立一个驿站,运送荔枝的马匹扬起了满天的灰尘。道路旁坑谷中摔死的人交杂重叠,百姓们都知道这是荔枝来了。苏轼希望通过这首诗,警醒当时的统治者,让他们关心民生疾苦,同时也祈求上苍,可以风调雨顺,不要再出现饥寒交迫的百姓。
宋代词人李师中曾写道:“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此时诗人即将在岭南卸任,与佳人离别。这两句写得如诗如画,仿佛身在其中,感受两人的依依惜别之情。鲜红欲滴的荔枝此时成了两人离别的见证者,期望在他们今后的回忆中增添一抹亮色。
宋代词人张元千写道:“八年不见荔枝红,肠断故园东。”荔枝给了他鲜明而深刻的味觉记忆,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
明代丘浚对荔枝有一种别样的理解,他在诗《咏荔枝》中写到:“一种天然好滋味,可怜生处是天涯。”这里的可怜不能理解为字面意义上的可怜,而是一种对荔枝的爱怜。结合诗人少年得志,春风得意的生平经历,似乎不太可能拥有可怜这种失落之感。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海南荔枝的赞赏,认为只有在天涯海角这片得天独厚的土地上才可以产出最为甘甜美味的荔枝,对家乡的自豪之感油然而生。
结语
荔枝经过几千年岁月铅华的洗涤,它自身的魅力早已不仅仅局限于自身味道的鲜美,更多地是刻画出统治者不顾民生疾苦的丑恶嘴脸,这与爱国诗人忧国忧民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同时也是在外漂泊的游子思念家乡时的精神寄托,是亲人离别之苦时的见证者。
荔枝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精神和文化符号,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每当我们吃到“绛纱囊里的水晶丸”时,便会想起有关荔枝的前尘往事,在它的甘甜中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