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唐诗人人会背诵,但是诗中却有一个硬伤
2023/5/21 来源:不详杜牧的《过华清宫》一诗是流传千古的名篇,其中“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更是脍炙人口的名句,此诗表现了作者杜牧途经华清宫时,看到华清宫宫树郁郁葱葱、山坡上的宫门次次第第开放的豪华景象,不由地回忆起盛唐时期唐玄宗和杨贵妃同临华清池的情景,而这些盛唐时代的往事,最让他醉心的是杨贵妃喜啖荔枝的传说:
“妃嗜荔支,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
于是,想象力极为丰富的杜牧心生灵感:“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名句便产生了。从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句看,荔枝应当是送往华清宫里让杨贵妃品尝的,运送的方式是快马。但是在杨贵妃极受庞爱的盛唐时期,杨贵妃真的在华清宫里品尝过荔枝吗?杜牧的诗句有史实依据吗?结论是否定的。历史记载表明,因为受到种植条件、保鲜条件、运输条件的限制,哪怕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也不像今天的普通百姓那样,可以随时随地地品尝新鲜荔枝,而诗中所写的杨贵妃在华清宫品尝鲜荔枝的情形,充其量只是诗人的一种杜撰罢了。
由于荔枝属于热带植物,故荔枝的收获期多是在盛夏,最早成熟的荔枝是广西梧州的火山荔枝,因梧州那里气候炎热,每年夏四月荔枝就已经成熟。收获最晚的荔枝是中元红品种,每年农历七月下旬仍可采摘:“中元红荔枝将绝才熟,以晚重于时,予尝七月二十四日得之。火山红本出广南,四月熟味甘酸而肉薄。”也就是说,荔枝的大致收获期是每年的农历四月至七月,绝没有农历冬十月才收获的荔枝。荔枝这种果品是很娇贵的,采摘下树后,“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如果长安城的杨贵妃真的想吃到远在数千里之外的新鲜荔枝,也只得不顾成本让驿使们快马加鞭,像遇到紧急军情那样日夜朝着长安城里奔驰。若把荔枝采摘下树后放置到冬十月里再送往华清宫里的话,仅凭唐天宝年间的保鲜水平,怕是早就腐烂得一塌糊涂无法食用了。至于唐代民间已有的“以盐梅浸佛桑花为红浆投荔枝渍之曝干”之“红盐法”、“正尔烈日干之以核坚为止,畜之瓮中密封百日”的“白晒法”、“剥生荔枝榨去其浆然后蜜煮之”之“蜜煎法”等保鲜方式保存下来的荔枝,都已经远远超过鲜荔枝的保鲜期限,其结果是“色香味尽去矣”,杨贵妃压根不会吃。
能使大家坚信杨贵妃曾在华清宫里吃鲜荔枝并产生“一骑红尘妃子笑”事实的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证据,《杨太真外传》:(天宝)十四载六月一日,上幸华清宫,乃贵妃生日,上命小部音声,于长生殿奏新曲,未有名,会、南海进荔枝,因以曲名《荔枝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