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没钱能玩的转吗看看仓储和冷链投资
2025/5/4 来源:不详刘云涛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13/5452897.html
生鲜电商相比于服装、3C行业电商,产业链庞大、难度更高、投入资金更多。消费者在生鲜电商平台已不满足购买单一水果品类,还需要购买蔬菜、肉禽、海鲜等食材,垂直生鲜电商平台也根据需求从单一的品类扩充到全品类,不仅仅是SKU品类的增加,也是对于平台仓储能力的考验,好的仓储系统能保证水果有稳定的供应链。
生鲜产品与服装、3C类产品有所不同,有一定的保质期、且保鲜时间较短、保鲜环境要求高。为了节约产品在途周期,生鲜电商企业会采用“分仓+落地配”,扩大网购生鲜区域覆盖面,还能提高品控和配送时效管理。
天猫“年货节”土城进货售卖火爆,洛川苹果、赣南脐橙、延安狗头枣、贵州辣椒酱等源头土货一抢而空,好评如潮的背后考验的是生鲜电商企业的仓储能力,无论是漂洋过海的樱桃、还是加拿大的龙虾或是澳洲的牛肉,这些进口生鲜食品都需要在对应的温度下完成采购到配送的每一个环节。
全品类生鲜也意味着生鲜平台对整个供应链温层补充,包括常温、冷冻、冷藏三个温层,还分为多个温区,不同商品的冷藏温度和湿度也有所不同,个人在储藏一批车厘子时,因为温度调高两度,第二天车厘子全部报销,这些细微的差距都会影响生鲜产品的口感。
很多人对冷库的理解为“大冰箱”,但符合全品类生鲜产品保存的冷库不仅温度要达标,还涉及到地表、湿度、保温材料和通风口的控制管理,水果进库后的摆放朝向和货架高度等因素都会影响保鲜效果。不同的水果,必须保存在特定的温度下,如顺丰优选储存荔枝时,经过多次试验后,发现荔枝最适宜保存的温度为4度。同时不同水果要根据冷库存储能力来判断几成熟时适合采摘,出库时几成熟,到达客户手里时保证最新鲜。
国内生鲜电商企业自建冷库,无疑增加了企业的高额的成本,短期内看不到效果,但又是整个生鲜电商行业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天天果园创始人曾经说过,下辈子绝对不会在做生鲜,每次融资来的资金就是投入冷库的建设。这句话其实也是目前国内生鲜电商的无奈,融资来的资金大部分投入专业的冷库建设,满足平台全品类的扩充和跑马圈地。
国内冷链市场十分不发达,国内农产品在运输环节中损耗达到25%-30%,欧美发达国家将损耗控制在5%以下。国内冷链发展落后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几点:规范标准不成熟、经验匮乏、仓储设施落后、服务商及人才匮乏、监管不力和缺乏行业规范。
由于冷链成本高昂,国内消费者还未有足够的意愿去支付高昂的冷链费用,大部分需要冷藏的农产品均采用普通运输,在农产品交易市场见到奇异果、车厘子等进口水果采用冷链车之外,大部分水果是采用土保温的方法(棉被或加冰块),在农产品到达交易市场后,会出现大量的腐烂。
不少农产品会在采摘后喷洒保鲜剂或打蜡延长保鲜时间减少损耗,冷链成本居高不下,市场也需要培养企业和消费者为冷链成本支付的意识,当然或不可缺的是政策的支持和行业的标准化的出台。
冷链物流的货品以农产品为主,生鲜电商的兴起导致有冷链需求的商品获得较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