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将至,脾胃虚寒的女同胞,不妨自制一块
2022/9/15 来源:不详前几天老同学寄来一箱荔枝,冰鲜甘甜,我等不及放到常温,一连吃了二三十个才收手。没过多久,就感觉肚子隐隐有些不适,觉口淡无味,一看镜子,舌色明显比平时淡。我知道,脾胃受寒了。赶紧去厨房切了三片生姜,嚼啊嚼啊,将姜汁咽下,姜渣也没浪费,嚼碎后就吞下了。不多久,胃中升起一股暖意,口里也不淡了。不是说荔枝吃多了上火么,怎么我吃出阳虚了。首先是荔枝是冰鲜运输,本身温度就低;其次估计也和我长期伏案读书工作,脾胃阳虚有关。换做别的冰鲜水果吃多了,估计也会这样。当然,夏季阳气走表,腹中虚寒,中招的几率就更大了。但这些不适,用几片生姜居然就缓解了。所以,今天文章的主角不是荔枝,是生姜。生姜,其性味辛热。具有散寒、温中、祛湿、止呕、止痛、杀虫、解毒的作用。解毒生姜解毒的范围很广,所以在烹饪禽类、兽类、鳞介类的食物时,都可以放姜,用来解它们的毒。尤其是像鳞介类的,也就是鱼虾、贝壳、螃蟹等,它们生长在水里,肉都有一定的阴寒之气,尤其需要用姜的温热来解。多食伤阴但是,生姜吃多了,也会伤阴。孔子讲“不撤姜食”,其实是在饭后吃一丁点儿姜。现在有人动不动就拿大量的生姜熬水喝,还有人把姜和大枣一起熬水喝,这样的确能除寒气,调和营卫,但不要喝得过多,恐怕把胃热也喝出来了。散气散血跌打损伤,可将生姜和葱捣烂,与面粉一起炒热进行热敷。因为生姜味辛,能散气散血。散气就能止痛,散血就能化瘀。散气散血很多人,冬天长冻疮,到春天疮口愈合后,下面可能还有一个小结块,这是冻疮的种子。再到冬天,这个地方又容易长冻疮。那么,可以这端午节时可用姜蒜捣汁涂在结块的处,并使劲揉,把结块揉开,再到冬天,冻疮就不发了。神奇的女佩姜《随息居饮食谱》载:
初伏日,以生姜穿线,令女子贴身佩之,年久愈佳,治虚阳欲脱之证甚妙,名女佩姜。
过去有“女佩姜”的习俗。夏天刚入伏时,用红线把穿一块生姜,挂在女孩子脖子上。女孩子是纯阴之体,在夏季湿热旺盛的时候,容易食欲差、无力,痰湿重的甚至有恶心的感觉。生姜可以芳香化浊、醒脾开胃,挂在脖子上,时时闻着,可以芳香开窍、醒脾、和中、化湿。生姜佩在身上,慢慢就干了,干了的姜仍可以一直挂着,时间越长越好。生姜是阳性的、热性的,佩戴在女孩子身上,跟人气相通,得至阴之气,也就成了一味药,叫女佩姜。在《王孟英医案》里面,有一个故事:“夏令某登厕,忽然体冷汗出,气怯神疲。孟英视之日:阳气欲脱也。猝不及得药,适有三年女佩姜一块,急煎而灌之即安”。病案发生在夏季,这个人在厕所里,忽发急病,身体冰冷,大汗淋漓,精神不振,这分明是腹中虚寒所致。这要是在现在,医院,也不知能否救得过来,但在当时,用一块女佩姜就解决问题了。女佩姜温而不燥,与人同气相求,故而能回阳救脱。今年的伏天,脾胃虚寒的女同胞,不妨自制一块女佩姜。用于佩戴的生姜块不拘大小,不过也别太大了,会给脖子添负担。如果担心随身带着生姜有些突兀,不妨把姜放在小香囊中佩戴,这样就既美观,又实用了。可能有人会问,男子佩姜,是否也有同样的效果?我只能说,其芳香醒脾,温中固脱,效果是一样的;但姜性属阳,需要配在女子身上,得至阴之气,才能深入人体阴分,从阴引阳,这样是更符合阴阳之道的。唐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