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快递业有多发达为了给荔枝保鲜,
2023/5/27 来源:不详白癜风患者体验活动 http://hunan.ifeng.com/a/20170626/5773085_0.shtml
引言
人们常说:“要致富,先修路”,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探索,中国交通行业也跟着快速发展,随着四通八达的公路网、铁路网、航空网、水路等一系列工程的竣工。让人们不再为出行难以及农产品运不出山而发愁。可以说,中国交通的进步,为21世纪中国崛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古代运镖雕像但是在古代,他们是怎么运送各类物资的呢?电视剧中,我们常常看到一种职业,叫做运镖,水路走航船,陆路用马匹。然而,在路上耽搁的时间一久,一些生疏瓜果便会容易变质、腐坏。比如南方的荔枝,美味可口,对它爱不释口的就有宋代大文豪苏轼,因为得罪朝中权贵,苏轼被贬官岭南,初尝荔枝,诗兴大发,挥毫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可谓是赞不绝口,一天吃三百颗,一点都不怕上火。当然,爱好吃荔枝的人,远不止苏轼一个,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也特别爱吃荔枝,然而远在长安的杨贵妃,一般是怎样吃到荔枝的呢?
▲杨贵妃剧照01
陕西地方不产荔枝,并且荔枝保质期特别短,三五天之后,基本上就会变味变坏,食之无味。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荔枝图序》中这样记:“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可以说,荔枝吃得就是一个“鲜”字。从岭南到长安,路途遥远,要赶在荔枝变质前,送到唐玄宗与杨贵妃手里,就必须想办法延长荔枝的保质期以及快马加鞭赶路程。在当时,君命不可违,那可是大罪呀!
据古籍文献《新唐书·后妃上》记:“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里面记载,运送荔枝的官员想的办法是,把新摘下的荔枝,不去枝叶,第一时间装在竹筒或者瓷器里严加密封,不做任何的停留,立刻派送。
▲唐朝古驿站旧址在唐代,每个地方都有驿站,平时担任的主要职责是传递公函以及军事情报、接送官员,贡品运送等等,保持在30里一驿,每个驿站都有预定数量的工作人员和马匹。按当时官方制度,运送荔枝的快马要求一天走六驿,更快的话要求日行里,最快的可以日行里。可以说,为了保证荔枝的“色味”不变,不知累死了多少马匹,可谓劳民伤财。明末学者张岱在所著的《夜航船》中叹息说:“唐天宝中,贵妃嗜鲜荔枝,沛州命驿递,七日夜至长安,人马俱毙!”
02
相传,雍正皇帝也爱吃荔枝。时任闽浙总督满保,为了讨好皇帝,就经常给雍正送地方特产,为了荔枝保鲜想出了一个妙招,让人拍案叫绝。
▲雍正画像雍正二年四月初九,满保上奏折给雍正帝,说:“荔枝生产于福建地方,把一些小树插在桶里面种植,许多平民的家里都有,但是味道一点都不逊色于大树所产的荔枝。这些小树木用船到通州非常容易,而且运送树木的官员也不会很辛苦。所以,我和属下商量后,在我的衙门也种植了一些在桶里的小荔枝树。等到四月开发结果后,就马上载船由水路运往通州。只要4月和5月两个月的行程,到6月初,赶在荔枝成熟的时候就可到达京城。做这些微臣也只是出了些租船的费用。小荔枝树在本月4月20号已经启程,请皇上听候好消息”。这个方法真是太绝了,他送的不单单是荔枝,而是用桶栽成功,已经结果的荔枝树。
▲荔枝照片03
雍正皇帝龙颜大悦,回复说:“我是喜欢吃荔枝,这事大家都知道。虽然只是水果,不是什么珍贵菜肴,不能当饭吃,但是可以解馋,如此让你们这么费力,还要受那些喜欢嚼舌根的人的议论指责,实在不是我的本意。但既然你们已经启程了,那就少捎带一些,不需要太多,这些荔枝树同其他货物一样运送就可以了,不用多加照顾,就算是半路不见了,我也没有责怪你们的道理,以后你们就这样办理吧。如果不方便办理的话,就不用办了,为了这没什么用的食物,我怎么能损害自己的名声呢?”就这样,满保首创了把荔枝栽在桶里送到京师的先例,以后的福建官员都是用这个办法,讨好雍正帝。
▲荔枝盆栽照片结语
如今的我们,不仅交通路线遍布水陆空,而且快递业也一片欣欣向荣。想要一尝异地的水果,不过两三天的时间,还可保质保量,比起古代的帝王可要幸福多了。
参考资料:
《荔枝图序》
《新唐书·后妃上》
《夜航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