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荔枝提质升级路,需要这些神助攻
2022/7/26 来源:不详近年来,广东荔枝产业已从过去数量型逐渐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但是仍存在品种结构失衡、生产管理水平较低、品牌效应不强、产品附加值较低等突出问题,必须下大气力,加快推进广东荔枝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11月14—15日,广东荔枝产业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理事会会议暨技术培训与经验交流会在茂名召开,旨在交流与分享克服荔枝“大小年”的关键技术、安全生产技术、保鲜物流新技术和加工新工艺技术等,并进一步挖掘荔枝的文化潜力,从而推动广东荔枝品牌建设,提升广东荔枝核心竞争力。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副处长吴仕豪在致辞中表示,广东荔枝产业有两个重要抓手,即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在政策、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广东荔枝产业将迎来又一个发展黄金时期。联盟理事长、茂名市水果局局长叶颖邦表示,联盟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创新的理念和技术,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多种问题,推动产业向前迈进。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副处长吴仕豪
广东荔枝产业联盟理事长、茂名市水果局局长叶颖邦科学种植离不开理论支撑“‘冲梢’和‘成花逆转’现象在多数中晚熟品种上较常见,是导致减产和失收的一大原因。”联盟秘书长、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员向旭解释,末次秋梢老熟之后,营养积累足够才会进入花芽生理分化,生理分化完成后要真正形成花序还需令顶芽萌动,即在小寒后须见“白点”,但见“白点”并不能保证成花;花芽生理分化完成不充分时,翌春萌动的顶芽会直接抽生新梢,导致“冲梢”;由于荔枝花芽是混合芽(同时具有花芽和叶芽的原始体的现象),即使见“白点”,但如果遇到异常天气,温度较高,营养生长又过旺时,花芽不发育,仅叶芽发育抽出春梢,称之为“成花逆转”。
广东荔枝产业联盟秘书长、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向旭
向旭表示,控梢促花的技术十分关键,它关系到次年的成花率和挂果情况。他指出,控梢促花一般以物理控制(环割、环剥、环扎、断根)与化学控制(多效唑、乙烯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如果物理控梢能达到效果,不需要再使用化学药剂。”他说。病虫害防治应“抓大放小”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止情况也影响荔枝的产量和质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博士董易之表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荔枝病虫害多种,而荔枝主要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占90%,防治时一定要“抓大放小”,抓住主要矛盾。他指出梢期的主要病虫为荔枝尺蛾、卷叶蛾、褶粉虱、藻斑病、叶斑病、炭疽病;花期主要病虫为荔枝瘿螨、花果瘿蚊、荔枝蝽、炭疽病、霜疫霉病;果期病虫主要为荔枝蒂蛀虫、荔枝蝽、炭疽病、霜疫霉病。“一般把花期和果期作为一个整体防治。”董易之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博士董易之增城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廖美敬提到了一个较为“新鲜”的病害:荔枝干腐病。据介绍,荔枝干腐病主要发生在荔枝主干及主枝。发病初期树皮粗糙或出现裂纹,发病中后期,病部出现凹陷,随着病害扩展,病部逐步腐烂,致使树势衰退。增城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廖美敬她建议,发病初期可先刮除病斑,然后用棉花沾药液敷贴病部,最后用纱布包扎;当病害部位扩展较严重时,首先用药液喷淋病部,然后用浸透药液的吸水材料(如纱布、毛巾等)对病部进行包裹。防治药剂可选用30%苯甲·丙环唑或25%吡唑醚菌酯乳油。隔7-10天补灌药液1次,连续进行3次。药液浓度参考使用说明。
健全品控制度创新销售模式尽管荔枝的冷链运输技术已经日渐成熟,但不可否认,荔枝的包装保鲜、物流运输仍然存在一定短板,电商的发展也还不够成熟。深圳天美荔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美荔枝”)创始人谢永红认为,目前,多数人运营的电商还处于1.0阶段。他们缺乏种植过程中具体的标准用量和使用方法,采后保鲜的信息也不够精确,品控只能口头描述而不能取得采购商和消费者的信任。深圳天美荔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谢永红因此,要建立健全品控制度。尽量做到种植、农资、采购、冷藏、加工、包装、物流和销售等各环节把控,才能真正生产出消费者可信赖的荔枝。据了解,天美荔枝通过研制与推广荔枝保鲜包装自动化设备、搭建与推广干仓配新型物流模式、建立和推广荔枝电商供应链服务中心等方式,已经成为荔枝电商(新零售)的中流砥柱。
最大限度开发荔枝加工价值目前我国荔枝产业已经具备了年产40万吨以上的加工能力。然而,加工比例不高,大年加工能力不足,小年原料太贵等问题突出,加工产品种类不多,仍以荔枝干、荔枝罐头、荔枝酒等为主。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吴继军介绍,随着科技发展,加工工艺也在不断改进,仅荔枝干就可以通过烘干、热泵干燥烘干、干燥机械化、冷冻干燥等技术实现。此外,还可以在荔枝干、荔枝原汁等初加工产品的基础上,开发荔枝粉、荔枝酒、荔枝醋、焙烤食品等精加工产品。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吴继军众所周知,荔枝全身都是宝,如何充分利用,开发荔枝的附加价值也一直是科研的重点。吴继军介绍,现在已经可以做到从荔枝皮中提取荔枝多元酚,它是一种从荔枝中提取出来的、世界上由人类工业化生产出的首个小分子多元酚,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及抗衰老的性能。“生产应用中可以考虑将荔枝皮作为主要产物,只要保证农残合乎标准,发展潜能较大。”他表示,这样的模式,就好像陈皮一样。当然,果渣和果核也都能找到其应有的价值。
学会讲好广东荔枝故事“荔枝是真正的‘中国红’,是最具中国文化的水果之一”。联盟副理事长、惠州市青年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会会长吴宇辉的演讲迎来了阵阵掌声。他引入了“荔枝第六产业”这样一个新概念,据介绍,“1+2+3”和“1×2×3”都是“6”,“第六产业”意味着三产高度融合。惠州市青年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会会长吴宇辉“我们要讲好广东荔枝故事,让文化赋予荔枝更深层次的价值内涵,激发消费者购买欲的同时,也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吴宇辉认为,最大限度的开发荔枝文化价值,结合农旅休闲,将自己的荔枝农场变成一个IP,是三产融合发展的一个趋势。从化是荔枝三产融合的典型。广州市荔鼎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南方荔枝产业研究院负责人周贤军介绍,从化荔枝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已有基础上,围绕“生产+加工+科技+营销(品牌)”的全产业链要求,合理规划布局,在空间上打造“一园一带三区”的总体布局。其中“一园”指的推动平台建设,打造集科技创新研究和成果转化中心、教育培训科普推广中心、荔枝文创和产品品牌展示中心的荔枝文化博览园;“一带”指温泉镇到太平镇流溪河两岸为主的从化荔枝生态观光旅游带;“三区”指在产业园核心区域内建立标准化种植示范区、现代化生产加工核心区和产业振兴示范区。广州市荔鼎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南方荔枝产业研究院负责人周贤军会议期间还公布了“年广东十佳最美荔园”名单并为获奖者颁发牌匾。据了解,该活动由联盟组织开展,今年是第一届,以后有望年年举办,其目的是评选出真正代表广东省的最美荔枝园,丰富广东荔枝品牌内涵,打造荔枝文化精品,增强广东荔枝的知名度和消费者认可度。
“年广东十佳最美荔园”获奖代表
作者:南方农村报记者晁海娟
摄影:晁海娟许红
编辑:荔小枝文章不错,点个在看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