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荔枝成熟时,都说合江荔枝爽,然而你对
2024/10/16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地址 http://www.bdfyy999.com/m
记得小时候,合江荔枝的名气就已经很大了,那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因为江阳沽酒客是八零后,记忆只能从这个时候开始。在我的印象中,地道的合江荔枝,没有今天那么多的名称和过场,我们就喊合江荔枝,或者用本地和外地来区分。本地荔枝核小肉多,甜中带微酸,而且不一定是绯红的外壳,还有很多是上红下绿,颇有特色,虽然老话说“一颗荔枝三把火”,但是夏季还是泸州最撩人的水果了。
今天,一些合江人会告诉你,吃荔枝不上火的方法,就是要用牙齿咬开荔枝壳,据说荔枝肉虽然上火,咬开荔枝壳的那个步骤就是中和了壳里能去火的成分,吃多少都没有关系。
当年,合江的荔枝可没有那么贵,用竹楼子装着,一家人分吃,也不算太贵。
后来,传说就开始肆无忌惮了,或者说居然跟历史大事挂上了钩。因为唐代的小李杜中的杜牧写了《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中有“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妃子笑”三字颇有深意。春秋时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点燃烽火,导致国破身亡。极尽讽刺之能事,但是很多人开始认为,杨贵妃居然可以吃到新鲜荔枝,不知道是多劳民伤财。
《新唐书·李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唐国史补》:“杨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蜀者,故每岁飞驰以进。然方暑而熟,经宿则败,后人皆不知之。”
在很早前,很多人认为是岭南广东一带的荔枝,当然,目前这里确实比较有名。但是后人考证觉得不太可信,算了当时的路况和交通工具实际能达到的情况,基本没有可能,这个事情在下一个朝代北宋的时候就有人提出质疑。
苏轼就说:“此时荔枝自涪州致之,非岭南也"(《通鉴唐纪》注)。涪州,属于当时唐朝的地名。唐武德元年()以渝州涪陵镇和巴县地置涪州。治涪陵(今重庆市涪陵区中心),辖涪陵、乐温(今重庆市长寿县)、武龙(今重庆市武隆县土坎镇)三县。
苏轼说的涪州就是上面这个,后面到了元至元二十年()并涪陵、乐温二县入州治,辖武隆县(今重庆市武隆县土坎镇)。明朝时依然置涪州,辖武隆、彭水(今重庆市彭水县郁山镇)二县,属四川重庆府。清武隆县入涪州。
显然这里没有包括泸州辖管的合江,这是苏轼的猜测,也没有唐朝的记录和佐证。
而且,更重要的是,杜牧写这首诗的意思,未必是真实存在,而是用诗歌的手法表达一种对当时政治生态和国家环境的不满。
那么杨贵妃是否能吃到新鲜的荔枝,恐怕还不能下结论。为何会有合江的说法呢?请往下看。
但是无风不起浪,杨贵妃本来是四川人,小时候爱吃荔枝也方便,后来虽然入宫离家乡遥远,但是天下都是自己老公的,为了博红颜欢心,运荔枝来京城有什么不可的,但是荔枝岭南还是川东南,我倒是觉得都有可能,因为两处的成熟期前后有差异,反正开始以后,一前一后,不怕上火,就怕没得吃。
李肇《国史补》云:“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故每岁飞驰以进”。至于怎么弄到合江去了,那就不清楚了。
但是我们可以去证明运输新鲜的距离在当时的可能性。
我们没有关于唐代如何运送荔枝的资料,但是却有唐代传送加急公文的资料,这些资料表明:
从广东发出的加急公文,需要大约9天时间到达长安;从福建发出的加急公文,需要大约10天时间到达长安;从重庆发出的加急公文,需要大约4天到达长安。传送荔枝无论如何不会比传递加急公文更快吧?
你如果了解荔枝的特点就知道,荔枝摘下来后,顶多保存4-5天,过了这个期限,就会坏掉,无法食用了。
所以,看这个情况,至少从川东南的距离去,要合适得多。至于是重庆那边还是合江那边,那就各有各的说法了。合江跟重庆的距离,还是比较近的,而今天,显然合江的荔枝更出名和留存得多一些。
而唐朝时候,泸州城区的荔枝也丰富,只是不晓得后来怎么不如合江了。
今天,合江荔枝已经走出了泸州和四川,名气也越来越大,品种和名称也比以前更多,当然价格也更加感人,每年荔枝节也热闹非常,也算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大杰出成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