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这首过华清宫以微见著,寄托遥深,
2023/5/23 来源:不详治白癜风西宁哪家医院好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15463631151829105&wfr=spider&for=pc
本文乃“小岁月之沉淀”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本诗为杜牧路经骊山遥望华清宫时有感而作。华清宫在陕西临潼骊山上,是唐玄宗开元十一年()修建的行宫,为唐玄宗和杨贵妃当年的游乐之地。玄宗后期,生活渐加侈靡。日夜耽于声色。杜甫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写他凌晨过骊山时所见景象是“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可见当年华清宫内,轻歌曼舞,宴乐达旦。玄宗以后,华清宫作为凝聚着悲欢盛衰的历史名胜,常常引发起后人对玄宗重色贪欢、荒政致乱的历史悲剧的反思和咏叹。如白居易曾在《长恨歌》中追叙道:“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篝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杜牧的《过华清宫》原题共三首,这是第一首。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诗歌开篇入题。诗人路过骊山,向长安方向而去,起首“长安回望”四字,恰与题中“过”字照应。骊山有东、西绣岭,《雍大记》云:“东绣岭在骊山右,西绣岭在骊山左。唐玄宗时植林木花卉如锦绣,故名。“诗入回望骊山,只见花木掩映之间,宫殿耸立,宛如锦绣成簇,美不胜收。“绣成堆”三字,既突出骊山之美,又带出东、西绣岭语意双关。起句对骊山全景,作了浓彩重墨的勾画。次句由骊山写到山顶行宫,并缘景而展开历史遐想。“千门”二字,语本张衡《西京赋》“千门万户,重闺幽闼,转相逾延。”极言宫门之多。
从字面上看,此句似写华清宫的雄伟深邃,以及宫门开启时的壮观,实则为下面写“荔枝来”蓄势,在谋篇上兼有渲染气氛、设置悬念的作用。若在平日,华清宫的重重宫门可能紧闭深锁,这一天,却忽然一道接着一道缓缓打开了,这就引起读者欲究其由的兴趣。三、四句紧承第二句,由景及事、及人,正面写杨贵妃嗜荔枝事。据《新唐书·杨贵妃传》载,杨贵妃爱吃荔枝,尤喜岭南所产的新鲜荔枝,由于荔枝熟于盛夏,极易变质腐烂,唐玄宗为图贵妃欢心,特意命人“置骑传送”,昼夜兼程,行数千里而至骊山。”“一骑红尘”,即写传送荔枝的驿卒鞭马疾驰、神速如飞的情状。这情状,恰与“妃子笑”形成鲜明对照。
末句“无人知是荔枝来”是一篇的主题所在,但写得含蓄委婉,余意不尽。本来,国家设驿骑是为传送重要公文或紧急军事情报,谁能料到,统治者如此穷人之力,以致“人马僵毙,相望于道”,竟是为了满足一己之私欲!这就不仅揭露了玄宗君妃的昏荒淫,而且句中所闪烁出的讽刺火花,所包孕的深沉慨叹,更超越了具体人事,对于当朝及后世不恤民命、荒淫误国的封建统治者,也有着振聋发喷的警世意义。这首诗内容深刻,艺术上也匠心独运,别具特色。首先,此诗取材构思很有匠心。唐玄宗后半生的荒唐事例很多,即便是与华清宫相关的故事,后人也有不少传闻。杜牧这首诗,精心择取杨贵妃嗜荔枝作为题材,而且严于熔裁,深于开掘,笔墨集中而不涉他事,通篇突出玄宗为博得杨妃一笑,不惜千里飞送枝荔这一焦点,诗中景物描写,也都围绕这个焦点作铺垫与渲染。
全诗初读似信手写来,细吟则可知其为精心结撰,运思刻入。表面上看,诗人所咏只是玄宗君妃的寻常生活小事,实则借以讽刺“明皇致远物以悦妇人,穷人之力,绝人之命,有所不顾,如之何不亡!”(谢枋得《注解选唐诗》卷三)这样,就在寻常之事中开掘出了重大主题。这种以小见大,即事讽刺,寓深刻的历史教训予典型事例之中的写法,使全诗得大能使之微、小能使之著之妙。其次,此诗词微而婉,意隐而深。刘勰《文心雕龙·隐秀篇》云:“情在词外曰‘隐’,状溢目前曰‘秀’。”这首诗描绘景物,远近交织,历历如画,宛然如在目前,但诗人即景而生之情,缘事而生之慨,却隐含字背,见于言外。
例如,宋代苏轼的《荔枝叹》与杜牧此诗同一题材,但命意虽同,表达却有显隐之异。苏轼写千里送荔枝的情景是“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堆兵火催。颠坑仆谷相枕籍,知是荔枝龙眼来。”“人马僵毙”的惨象,历历在目。诗末又因史出论:“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语浅而明,意显而露。较之于苏诗,杜牧此诗则不求渲泻无余,而尚含蓄蕴藉。如“一骑红尘”明写马驰尘扬,却使读者想见人马昼夜兼程,倒毙于道的惨状。可谓今见荔枝鲜如生,便是生灵血染成,其言外之意,人们不难思而得之。又如“妃子笑”三字,又使读者自然联想到周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无寇而点燃烽火,终致亡国丧身的著名故事。着一“笑”字,可谓一字传神,包罗四面。末句点明“妃子笑”的缘由,却又冠以“无人知”三字。
其实,“荔枝来”并非绝无人知,至少君妃知,“一骑”知。说“无人知”,正加倍突出千里送荔枝一事的荒唐绝伦。前人说:“绝句最贵含蓄”(胡应麟《诗鼓》),“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主。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沈德潜《说诗碎语》)。这首《过华清宫》,通篇讽刺之意,全出以含蓄之笔,这种言短意长,托讽不露,余味曲包的手法,正是杜牧绝句的擅胜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