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真的很有趣,看马伯庸如何讲述一串荔枝

2025/2/6 来源:不详

李从悠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22/5481259.html

今日读书:《长安的荔枝》

首先想说的是,这绝对算是一本好书,值得推荐的好书;

从去年开始,马伯庸先生的书已经看过三本了。最初的《风起陇西》,讲述的是三国时期蜀魏之间的谍战;前不久刚看完的《显微镜下的大明》,草蛇灰线,伏延千里,从正史之外的故纸堆中,探索出一件件似小而非小的大事。当然,他还有几部部著名的作品,《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龙与地下铁》。

这位被封为“文字鬼才”的作家,想不到还有这么多渊源,出生于年,内蒙古赤峰人,那个七千年前就初露文明曙光的地方,遍地都是故事。

这一本《长安的荔枝》,还需要从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诗说起:“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现在“妃子笑”都成了上等荔枝的名称了,但在这本书里以及真实的历史上,妃子笑的背后,是数不尽的人民关天,是无人知的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泱泱大唐,那么伟大的时代,人们记得的只是天宝年间的那一对翁媳的伉俪情深;记得的是马嵬坡下的魂消香断;记得的是李白的那三首《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记得的是妃子爱吃荔枝,谈起的是妃子雍容华贵体重起码斤;想起来的是白居易的《长恨歌》,洪升的《长生殿》;历史,本来就是展示胜利者、大人物们故事的场所,将所有唐朝史料汇集到一块,也不一定有当下的一本《坏蛋是怎样炼成的》字多。何况还有那么多伟大的诗人、文人,荔枝的事儿,能有一句“一骑红尘妃子笑”已经不错了。

但是,我们现在可以去探索这背后的故事啊。

现在想吃荔枝可是太容易了,商超里,直播间里随时都可以吃得上,实在不行,亲自到岭南也是可以的。

这个故事的展开,其实不难,只需回答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没有飞机、高铁、保鲜技术的唐朝,妃子想吃一颗甘甜、新鲜的荔枝,怎么弄?”

开局就是这样一个难题,难度在于从岭南到皇城有里路程,荔枝保鲜的极限是3天,3天之后色香味尽失。而且那会儿驿传的最好成绩是单日里,在唐朝历史上发生过一次。但那也不行,那样三天也最多跑里。

所以这样的数字摆在一个普通的九品小官的面前的时候,能做的仅有和妻子离婚,在不连累他们的情况下自己了断。

这个时候,伟大的诗圣出场了,历史上那句著名的话语出现了,横竖都是死,何不搏一搏?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啊,死马当作活马医啊,绝地求生啊。

所以,往返了两趟岭南之后。这事儿还真给解决了,贵妃吃到了岭南甘甜的荔枝,笑了,贵妃笑了,君王也跟着笑了,君王一高兴,国舅爷爷能偷着乐了。然后这次采买荔枝有功的那位,给你升职加薪,以后每年都要送荔枝来了。

可是,主人公没有接这个“肥差”,而是给国舅爷算了一笔账,每一颗荔枝的背后,是金钱无算,是民不聊生,是哀哀子民和无辜的荔枝树。

不过还好,主人公虽然得罪了权贵,但没有被五刑沾身,而是和苏东坡一样,被贬到了岭南,可以种荔枝、吃荔枝了。妃子第二年也见不到一骑红尘了,而是在马嵬坡下香消玉殒了。

然后,那安史之乱,和唐宋之间的五代十国时期开始了,那是整个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时期。

关于荔枝,我还是喜欢苏东坡的荔枝,喜欢“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洒脱;喜欢杨朔笔下的《荔枝蜜》,那是辛勤换来的甜蜜;喜欢白居易《荔枝图序》里的“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那才是真实的荔枝;现在最喜欢的汽水的味道也是荔枝味的。

历史,真的很有趣。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80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