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啖荔枝三百颗可能是苏东坡不懂粤语
2025/1/19 来源:不详又到了吃荔枝的季节。
历史上,谁最会吃荔枝?
大家首先想到的当然是杨贵妃,“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一脍炙人口的名句,就知道了杨贵妃是妥妥的吃货,路途再遥远也要尝一尝那一口鲜甜。
送给杨贵妃的荔枝是来自哪里?
有人说是现在的广州增城,也有人说是茂名高州。
另外一位会吃荔枝的就是苏东坡了。苏东坡曾经被贬岭南,吃过荔枝后,对这一岭南佳果赞不绝口,写下一首诗:
《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苏东坡吃的是惠州荔枝,说明在宋代,珠三角一带的确是盛产荔枝了。
苏东坡说每天吃“三百颗”,大概有10斤左右。荔枝属于温热性水果,多吃容易导致上火。如果每天都吃10斤,这火气恐怕没人受得了吧?
其实,“三百颗”只是虚指,只是诗人夸张的修辞手法,为了表明诗人是如此地喜欢吃荔枝,每天来一筐,吃完了,忘记了被贬了伤心往事,当一个慢慢品尝荔枝佳果的岭南人也挺好。
上火了也不怕?
需知苏东坡是四川人,就算天天吃辣也不知道上火是什么滋味,吃几颗荔枝,又算得了什么。
苏东坡还真可能不知道荔枝会上火。
俗语有云“一啖荔枝三把火”。“一啖”意思是一口,吃了一口荔枝,就像吃了三把火,形容吃荔枝容易上火。
有意思的是,如果用粤语来读,“日啖荔枝三百颗”和“一啖荔枝三把火”的读音是相似的。有可能当时苏东坡也听到当地人说了这句话,然后将三把火听成了三百颗,“啖”由量词变成了动词,反而留下了描写荔枝的名句。
广东果农:三把火,热气喔!
苏东坡:三百颗?我还怕不够!
吃荔枝上火这件事,其实也因人而异。有的人吃一颗就喉咙痛,有的人当饭吃也没事。
如果真的怕上火,但是又忍不住吃这一口鲜甜,该怎么办?
民间还是有不少偏方的。
比如,以毒攻毒,用荔枝壳煮水喝,据说可以解掉火气。
吃完荔枝喝点盐水,或者吃点咸的东西,比如咸鱼、咸黄瓜,也能够降火。
在荔枝产地茂名,一到荔枝上市季节,黄瓜就成为抢手货,家家户户都开始自晒咸黄瓜干。果农们每天摘荔枝也要吃掉很多荔枝,然后用咸黄瓜就白粥,或者直接咸黄瓜就开水吃,一点火气都没有。
也有人说,只吃一颗就会上火,但是吃一斤或者更多就没事。
荔枝,就是这么神奇的水果。你今天吃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