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冷知识一碗米饭,你配哪种菜
2022/9/30 来源:不详真皮下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80424/6188492.html
菜系是在选料、切配、烹饪等技艺方面,经长期演变而自成体系,具有鲜明的地方风味特色,并为社会所公认的中国饮食的菜肴流派。
中国饮食文化的菜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于气候、地理、历史、物产及饮食风俗的不同,经过漫长历史演变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和风味,并被全国各地所承认的地方菜肴。
胶东菜:海鲜主打
胶东半岛也被称为山东半岛,是我国三大半岛之一、因为三面临海,海产品丰富,当地人利用丰富的海鲜原料,调制出了以海鲜主打的胶东菜系。
胶东菜系是鲁菜里面的一个重要分支,最为讲究味道。对于一个胶东菜的大厨来说,味道才是关键,而不像其他菜系一样,要做到“色香味俱全”,因此,胶东菜没有其他菜那样华丽的外型,也没有特别复杂的烹制过程,而鲜美的味道却是其永恒的追求。
古代胶东人甚至认为,吃海鲜就要吃原汁原味的,这与日本吃生鱼片的饮食习惯有相似之处。不过,因为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没有生吃的习惯,因此,现在吃原汁原味的海鲜的人也很少。不过,尽量追求食物本身的味道,却是胶东菜一贯的主张。为了达到这种效果,胶东菜的烹制方法就要相对简单很多。一般来说,胶东菜的烹制
方法有:煮、蒸、炸、煎等。
一、煮
确切来讲,这种烹制方法应该叫烀,介于煮和蒸之间。比如说,在烹制各种贝类海鲜的时候,胶东人通常将其洗干净,然后直接放入锅中,加上少量水和盐,不放其他调料,盖上锅盖,直到煮熟为止。
二、蒸
这种方法一般用来烹制各种鱼干。比如,胶东人喜欢的鲅鱼干、鲳鱼干等,都是放在锅里面直接蒸熟下酒。
三、煎
煎是胶东菜经常采用的烹制方法之一,主要用于各类新鲜鱼类。胶东人对于烹制的鱼类是否新鲜有很高的要求,在漫长的饮食文化发展历程中,他们逐渐总结出了判断鱼是否新鲜的方法。一般来说,刚打上来不久的鱼,其眼睛中黑白分明;而放了很久的鱼,其眼睛则会变黄,甚至变红。
四、炸
这种烹制方法并不常见,一般用来烹制小鱼或带鱼。
胶东菜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菜是熘黄菜、雪花肉丸子、虾子海参等。
广东菜:古老与前卫相结合
在我国各地的饮食文化中,广东是别具一格的。“广东人什么都能吃,老鼠、蛇、黄鳝……”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够听到这一类的话。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广东人似乎什么都敢吃,而这种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精神,并非到了现在才出现,而是很早就有了。唐代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韩愈被贬到潮州做官后,曾写过一些关于潮州的诗作,里面对当地的饮食文化也有涉及。在韩愈的这些诗歌中,就说到广东人喜欢吃蛇、蒲鱼、青蛙、章鱼、江瑶柱等看上去恐怖的野生动物的饮食习惯。
广东菜具有前卫的特点,但也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据史籍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广东菜就已经小有名气了。那个时候,广东还没有被开发,属于比较落后的地区,但因为其地理位置偏南,光照和热量充足,盛产各种各样的蔬菜。随着朝代的更替和战乱等原因,有很多人南迁到广东,将中原的传统饮食和广东丰富的菜肴相结合,并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广东本地特色的菜系。
广东菜发源于岭南,广义上由广州菜、东江菜、潮州菜发展而成,以广州菜为代表。它集南海、番禺、东莞、顺德、中山等地方的风味特色,同时吸收了京菜、苏菜、浙菜等外省菜和西餐的优点,融为一体,自成一家。广东菜博采众家之长,用料丰富,选料珍奇,配料精巧,善于在模仿中创新。其烹调技艺多样善变,以炒、爆为主,同时还有烩、煎、烤等,讲究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有“五滋”(香、松、软、肥、浓)、“六味”(酸、甜、苦、辣、咸、鲜)之说。广东菜的时令性很强,夏天到广东,吃到的是比较清淡的,而冬春在广东,吃到的菜肴作料丰富,略微重口。广东菜著名的菜品有鸡烩蛇、龙虎斗、烤乳猪、太爷鸡、盐焗鸡、白灼虾、白斩鸡、烧鹅等。
广东菜做法比较复杂,精细,费时,费人工,消费比较高,因此它的受欢迎程度不如麻辣爽口而又价格便宜的川菜。
除了菜之外,广东其余的饮食文化也很发达,如早茶和工夫茶,在各个阶层中都比较流行。
川菜:酷炫麻辣
在四川成都市西北郫县古城镇,有一处独具特色的博物馆,它里面收藏的不是奇珍异宝,也不是古籍文物,而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各种美味佳肴。这就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以菜系文化为陈列内容的活态主题博物馆,其内部又细分为典藏馆、互动演示馆、品茗休闲馆、灶王祠、川菜原料加工工具展示区等。为一种菜系专门建立博物馆,由此可以想见川菜的影响之大。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国各地都有了川菜馆,川菜中独具特色的,以麻辣为主的火锅更是风靡全国。无论冬夏,四川或重庆火锅都是人们出去用餐的优先选择。川菜在我国八大菜系中是最受欢迎的,在我国烹饪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其受众广泛,又被称为“百姓菜”。如此受人欢迎的川菜,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
四川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天府之国”,文化底蕴深厚,东边通向两湖,北接陕西和甘肃,西通西藏和青海,南达云南和贵州,交通优势明显。作为交通枢纽的四川,逐渐成为东西南北各种文化的交流中心,在饮食上融汇了东西南北各个风味的特点,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川菜。
四川位于长江上游,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辖区内河流众多,自然生态环境较好,成都平原是我国的几大粮食产区之一。至于蔬菜和各种家畜家禽,山珍野味,更是数不胜数。丰富的原料,为川菜的麻辣生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川菜采用作料丰富,有干烧、鱼香、怪味、椒麻、红油、姜汁、糖醋、荔枝、蒜泥等复合味型,造就了其“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点。川菜所采用的烹调方法也很多,有炒、滑、熘、爆、煸、炸、煮、煨等,其中小煎、小炒、干煸和干烧都有比较独到的地方。
川菜以麻辣为主,这与当地的气候环境有很大关系。曾经是四川辖区的重庆,名列“三大火炉”之中,整个四川夏天都比较热。食用麻辣的食品,能给人提神,还可以排除一些湿气。
闽南菜:奢侈又清淡
福建和广东一样,在先秦两汉时期都是不毛之地,文化极为落后。因为瘴气弥漫,很不适合人类生存。到了唐代,南方的优势逐渐凸现出来。隋朝开通的京杭大运河,将南北经济文化连接起来。从安史之乱发生到明朝建立这多年的时间里,许多北方人因为战乱迁往南方,不少选择广东和福建南部作为居住地。这些南迁的汉人,除了给当地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之外,还带来了中原地区悠久而又独具魅力的饮食文化。就这样,闽南菜在民族交融的过程中逐渐形成。
闽南菜中以泉州菜作为代表,很好地保存了古代北方的一些饮食文化和烹调技术,如“羹”,泉州的肉羹、虫豪仔羹、粉羹都保留了最古朴的烹调方法。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唐宋以来就是我国商贸对外交往的重要门户。当时很多外国人来泉州经商,并将他们独特的饮食习惯带到了泉州。如目前在泉州流行的沙嗲菜,原本是印度尼西亚的著名菜式,就是在那个时期传到泉州的。
闽南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背靠武夷山,海岸线较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和热量都很充足。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为闽南人带来了种类丰富的海鲜,以及其他地区不大容易能找到的山珍野味,保证了闽南菜的丰盛。此外,闽南菜的调味品也值得一提。明代郑和下西洋后,从东南亚带回来咖喱、沙茶、芥末等香辣型的调料,形成了以本地口味为主题,同时具有西餐的独特风格。
不过,现在的闽南菜随着人们口味的变化,很多调料在用料是一致,味道很浓的特点,而是突出清鲜香脆,口味清淡,酸甜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