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初夏第一果,全身皆是宝
2022/11/16 来源:不详荔枝百科:
荔枝无患子科,荔枝属常绿乔木,高约10米。果皮有鳞斑状突起,鲜红,紫红。成熟时至鲜红色;种子全部被肉质假种皮包裹。花期春季,果期夏季。果肉产鲜时半透明凝脂状,味香美,但不耐储藏。荔枝有补脑健身,开胃益脾,有促进食欲之功效。因性热,多食易上火。荔枝木材坚实,纹理雅致,耐腐,历来为上等名材。
荔枝功效:
:甘,温,涩,无毒。
心、脾、肝经。
:
果实:果肉具有补脾益肝、理气补血、温中止痛、补心安神的功效;
果核:核具有理气、散结、止痛的功效;可止呃逆,止腹泻,是顽固性呃逆及五更泻者的食疗佳品,同时有补脑健身,开胃益脾,有促进食欲之功效。常用于疝气痛,鞘膜积液,睾丸肿痛,胃痛,痛经。
荔枝根:消肿止痛。用于胃脘胀痛。益气补血。用于病后体弱,脾虚久泻,血崩
花及皮根:喉痹肿痛。
附实用验方:
1治妇女贫血:荔枝干、大枣各7枚,用水煎服,每日l剂。
2治妇女血气刺痛:荔枝核15克煅烧存性,与炒香附子30克研为末,每次服6克,用盐汤或米汤送服。
3治妇女崩漏:荔枝干(连壳)30克,捶破,用水煎服,每日1剂。
4治哮喘:荔枝干肉12克,炖服,每日2次。或荔枝树枝90克,用水煎后代茶饮,尤对老年哮喘效果好。
5治脾虚泄泻:荔枝干肉15克,大枣3.5枚,用水煎,常服。
6治胃寒腹胀:鲜荔枝树根30~60克,用水煎后加红糖调服。
7治腹泻:荔枝干5枚,粳米30克,共煮粥食用,连服3次。
8治痢疾腹痛:荔枝核l~2克烧成灰,用白酒送下。或荔枝壳、石榴皮、甘草、橡实壳各10克,捣碎后,用水煎服。
9治肾虚:荔枝干10~15枚,去壳除核,加适量粳米炖粥服食,每日1次,连食35日。如加适量山药、莲子同炖,功效更佳。
禁忌:
1、阴虚火旺、经常熬夜、口苦口臭的人最好少吃(一次最好控制在0.25斤以内)。
2、有慢性咽炎、长青春痘、生疮的人,多吃荔枝会加重热毒和虚火。
3、有伤风感冒、急性炎症、肝病、肾病、糖尿病、胃肠病,则不适宜吃荔枝,否则会加重病情。
4、内火重的小朋友最好不要吃,有便秘现象的老人尽量不要食用。
5、容易过敏的人群应慎吃,食用鲜荔枝后有可能会出现头晕、恶心、腹痛、腹泻、皮疹和瘙痒等过敏症状。
6、咯血患者忌食荔枝。荔枝性温,味甘酸,易上火助热。
7.糖尿病人不建议吃。
相关文献:
1李鹏飞曰∶生荔枝多食,发热烦渴,口干衄血。2颂曰∶多食不伤人。如稍过度,饮蜜浆一杯便解也。3时珍曰∶荔枝气味纯阳,其性畏热。鲜者食多,即龈肿口痛,或衄血也。病齿及火病人尤忌之。《开宝本草》言其性平,苏氏谓多食无伤,皆谬说也。按∶《物类相感志》云∶食荔枝多则醉,以壳浸水饮之即解。此即食物不消,还以本物消之之意。
4痘疮不发∶荔枝肉,浸酒饮,并食之。忌生冷。(闻人规《痘疹论》)5疔疮恶肿∶《普济方》∶用荔枝五个或三个,不用双数,以狗粪中米淘净为末,与糯米粥同研成膏,摊纸上贴之。留一孔出毒瓦斯。6《济生秘览》∶用荔枝肉、白梅各三个。捣作饼子。贴于疮上,根即出也。7风牙疼痛∶《普济》∶用荔枝连壳(烧存性),研末,擦牙即止。乃治诸药不效仙方也。8孙氏呃逆不止∶荔枝七个,连皮核烧存性,为末。白汤调下,立止。(杨拱《医方摘要》)
9脾痛不止∶荔枝核为末,醋服二钱。数服即愈。(《卫生易简方》)10妇人血气刺痛∶用荔枝核(烧存性)半两,香附子(炒)一两,为末。每服二钱,盐汤、米饮任下。名蠲痛散。(《妇人良方》)11疝气肿∶孙氏∶用荔枝核(炒黑色)、大茴香(炒)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温酒下。《皆打面糊阴肾肿痛∶荔枝核,烧研,酒服二钱。12肾肿如斗∶荔枝核、青橘皮、茴香等分,各炒研。酒服二钱,日三。
13赤白痢∶荔枝壳、橡斗壳(炒)、石榴皮(炒)、甘草(炙)各等分。每以半两,水一盏半,煎七分,温服,日二服。(《普济方》)
14喉痹肿痛,用水煮汁,细细含咽,取瘥止(苏颂。出崔元亮《海上方》)。
结语:根据史书上记载,苏轼东坡于宋哲宗绍圣年间被贬岭南,即惠州天。自第一次吃到荔枝后,以后多次在他作的诗词里提到荔枝。当中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尤为著名,现在正是荔枝旺季的时候,吃过的荔枝核可以留起来备不时之需哦,荔枝核具有通气散结、疏肝理气、散寒止痛的作用,大家可以选择将荔枝核煮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