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大暑盛夏蝉鸣,万物生长浙
2023/2/13 来源:不详刘军连怎么样 http://m.39.net/disease/a_9389899.html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每年公历7月22—24日交节,太阳黄经为°时为大暑。
“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
大暑气候特征
大暑节气是华南地区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华南西部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30℃以上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也是华南东部35℃以上高温出现最频繁的时期。
在江南一带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丰,粮丰棉丰”、“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的说法。在这炎热时节,滴雨似黄金。
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在北方内陆地区夏季干燥酷热,是一年当中气温最高的时期;全年降水量多在毫米至毫米,降水集中在7、8两月。
大暑三候
大暑有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一候腐草为萤: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
二候土润溽暑:此时天气开始闷热,土地也很潮湿。
三候大雨时行:大暑时节,因湿气积聚而时常大雨滂沱,经常有大的雷雨。
大暑习俗
送“暑船”
大暑之后便是立秋,已是接近收获的季节。经过了漫长而辛苦的劳作,农民们对于丰收有着满满的期盼。所以大暑前后,各地农民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
在浙江台州地区,就有着送“大暑船”的习俗,据说流传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大暑船”是按照旧时帆船的模样缩小建造,上面画有各种图案,非常漂亮。
船上装满了各种祭品,祭祀的时候要由50多个村民抬到码头上,大家一起进行祭祀祈愿。仪式之后,这艘“大暑船”被渔船拉出渔港,然后在大海上点燃,任其沉浮,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安康。
喝“暑羊”
每到大暑,全国很多地区的人民,都有喝羊肉汤的习俗。羊肉属温热,但人们认为把羊肉汤放上辣椒、蒜等调料喝下去,出一身大汗,可以带走体内的毒素和积热,有利于身体健康。
斗蟋蟀
大暑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时节。中国有些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斗蟋玩家会花大量时间来挑选合意的蟋蟀,头大、腿大、触须直是善斗蟋蟀的特质。当他们聚集在一起时,一斗就是一个下午,欢声笑语之间,仿佛忘记了夏日的炎热。
饮伏茶
从古至今,民间都有大暑三伏天饮伏茶的习俗,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晒伏姜
三伏天时,人们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
过大暑
在大暑节那天,莆田人家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在大暑节那天,亲友之间,常以荔枝、羊肉为互赠的礼品。
烧伏香
烧伏香接近于中医的灸,在伏天里用药香熏烤特定的穴位,可冶多种顽疾。还有一说百姓在伏天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百谷丰登。
大暑养生
大暑:防中暑还要防阴暑
正所谓“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在这酷热难耐的节气,防暑降温工作不容忽视,养生保健要注意以下“三防”:
大暑节气酷暑且多雨,暑湿之气容易趁虚而入,使人心气亏耗,进而导致中暑。所以大暑节气应注意室内降温,避免较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注意劳逸结合以防中暑的发生。
人们在外出工作活动时最好能避开高温时段,不得不从事高温作业时应注意进行合理的营养补给,并备好防暑降温的饮料,如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
一旦出现全身明显乏力、头昏、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恶心等症状,多为中暑先兆,应立即至通风阴凉处休息,并喝些凉淡盐开水以降暑散热。
在大暑期间,人们对中暑的预防较为重视,但对阴暑证的认识却往往不足。天气炎热时人体出汗较多,毛孔处于开放状态,此时机体最易受外邪侵袭。
阴暑常常是由于人们错误的解暑方式引起,如汗后冲凉、贪凉饮冷、长时间使用空调、电扇等,尤其是暑热天气从室外回来后急着冲凉,最易导致寒湿之邪阻遏气机、暑热不得散而出现头痛恶心、鼻塞流涕、喉痛咽干、四肢酸痛、肌肤发热而无汗、呕吐、腹泻等。
在酷热的夏季,在解暑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平时要注意不要过于贪凉,控制好空调温度,一则有利于健康,二则节能,室内外温差尽量勿超过5℃,长期在空调环境下工作者要多起身走动,活动筋骨,适当开展户外活动。
夜眠时避免通宵达旦地使用风扇、空调,空调环境尽量少穿露肩衣,更不能露宿野外;饮食要注意节制生冷,尤其是小孩子脾胃虚弱更易受损,家长的引导最为重要;同时要避免在大汗之后立即进行冷水淋浴;尤其要避免日晒后马上冲凉或冲洗手足、洗脸,应注意稍作休息后再冲洗。
大暑时节高温酷暑,不仅容易使人感到身体疲劳、食欲不振,还经常会使人“心火”妄动,表现为心烦意乱、无精打采、思维紊乱等不良情绪,这种现象被称为“夏季情感障碍症”,俗称“情绪中暑”。
尤其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人的情感障碍发生率明显上升。“情绪中暑”对人们的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危害甚大,因为夏气通于心,暑气易伤心,所以大暑养生预防“情绪中暑”同样重要。
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心平气和、恬淡安宁,以达到“心静自然凉”之效。白居易《消暑》可供共勉:“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大暑节气膳食推荐
石斛养阴汤(3人量)
食材:猪瘦肉克,石斛20克,沙参15克,鲜芦根50克,红枣2个,食盐适量。
做法:猪瘦肉切块,洗净焯水。锅内加水煮沸,放入所有食材,大火烧开转小火煲1小时,调味即可。
营养价值:沙参味甘、性凉,能清热养阴、润肺止咳。搭配清热生津的鲜芦根及益胃生津的石斛,制成汤膳,特别适合高温环境下汗出过多,以及阴虚火旺体质的人群食用。
小贴士:风寒外感、脾胃虚寒的人慎用。
淡菜咸骨祛火粥(3人量)
食材:排骨克(或直接购买咸猪骨),淡菜8只,咸蛋1只,白瓜1个,大米克,食盐适量。
做法:排骨斩段焯水,用食盐腌制1天(放冰箱中),洗净备用;淡菜温水浸泡;咸蛋煮熟,剥壳切粒;白瓜切片。锅内放入大米、排骨和淡菜,加适量清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煮40分钟熬成粥;再放入白瓜煮15-20分钟,最后加入咸蛋粒,调味即可。
营养价值:猪骨有养血健骨的功效,用食盐腌制后,因咸味入肾,固能将气下火。搭配清肺热、降虚火的咸蛋,补肝肾、益精血的淡菜,清热除烦的白瓜煮成粥品,特别适合易上火、口气较重、长期抽烟的人群食用。
小贴士:本膳食有两种食材已有咸味,慎加食盐调味;虚寒体质人群少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