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要小心这样吃荔枝,竟然会得病

2022/8/13 来源:不详

白癜风早期发病的表现 http://m.39.net/pf/a_7696544.html
JSBC万家灯火江苏电视台王牌健康栏目

.6.1日起,《万家灯火》在江苏城市频道的首播时间调整为:下午16:40--17:30;江苏卫视播出时间不变,每天早6:00。“火粉”们互相告知噢~

眼下正是大量荔枝上市的时节,作为“南国四大果品”之一,荔枝受到了不少人的喜爱。可荔枝虽好,却也不能多吃,吃多了小心得“荔枝病”!

荔枝的含糖量高达17%左右,它不仅鲜甜多汁,而且有补肝益脾,可止呃逆,止腹泻、补气安神、消肿解毒、补脑健身等功效……营养多多。一到夏季,很多人天天离不开冰镇荔枝,可荔枝不像一般水果,千万不可吃过量。

民间有“一颗荔枝三把火”之说,荔枝吃多了,不仅会上火,还可能吃出“荔枝病”!

如果食用过量的鲜荔枝,会出现头晕、出汗、面色苍白、乏力、心慌、口渴、饥饿感、腹痛腹泻等症状,重者可有四肢厥冷、心率失常、血压下降,甚至抽搐和突然昏迷等症状。

这是由于大量进食鲜荔枝后机体胰岛素分泌过多,而引起的低血糖反应。

都是果糖惹得祸!

荔枝中含大量的果糖,果糖经胃肠道黏膜的毛细血管很快吸收后,必须由肝脏内的转化酶将果糖转化为葡萄糖,才能被人体所利用。

如果过量食入荔枝,那么就有过多的果糖进入人体血液,“改造”果糖的转化酶就会供不应求。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的果糖充斥在血管内却不能转化成能被人体利用的葡萄糖。

而此时机体因为食用了过量的荔枝,食欲下降,而机体又得不到其他的营养供应,就会导致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下降,造成血压下降,以致出现一系列低血糖的表现,这就是所谓的“荔枝病”。

如果仅有头晕、乏力,虚汗等较轻的症状,则建议应该立即平卧,服用葡萄糖水或白糖水,及时补充葡萄糖,来缓解低血糖症状;

如果出现低血压的症状,也可以用荔枝壳煎水服用,以解“荔枝病”;

如果出现抽搐、虚脱、休克等严重症状,医院治疗。

什么人更容易得荔枝病?

对所有人来说,特别是空腹吃过量荔枝,都可能得“荔枝病”。但是我们经常看到报道,有些年龄较小的儿童一口气吃了几十颗荔枝,就出现口渴、乏力,严重者甚至昏厥,送医后确诊为荔枝病。为什么儿童比大人更容易患“荔枝病”呢?

一方面是儿童体内肝糖原储备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儿童食量较小,荔枝吃太多了就吃不下饭,更容易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如果孩子出现饥饿、无力、头晕等症状时,尽快让孩子口服葡萄糖水,以减缓症状。“荔枝病”是急性低血糖症,如果情况医院,如果急救不及时可能会死亡或遗留脑损伤。

1.不要连续大量进食;曾经得过荔枝病的人群要少吃,最好不吃。

2.成年人每天吃荔枝一般不要超过克,儿童一次不超过5颗。

3.不要空腹吃荔枝,最好是在饭后半小时再食用。

4.将荔枝连皮浸泡在盐水中,然后置于冰箱内再食用,这种方法既爽口,又不易上火。

5.荔枝属于温性食物,多吃易“上火”。食用后,最好喝点绿茶、绿豆汤来防止“上火”。

新鲜荔枝,怎么挑?

①看颜色。新鲜荔枝的表皮可能有红中带绿、红中带白、浅红中带暗红,都算比较新鲜的;如果果皮上出现黑色或褐色,说明荔枝不够新鲜。

②凭手感。用手轻轻按捏,看是不是有弹性。一般如果稍微有些软,但又不失弹性的,应该是比较成熟的;但如果摸起来又软又无弹性,说明该荔枝已经熟透了或是烂了。

③闻气味。新鲜荔枝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如果有酒味或酸味等异常气味,说明荔枝可能已经变质;如果闻不出气味,可能是尚未成熟的。

④看果皮和大小。挑选时,看果皮上面的龟裂片,如果龟裂片相对较大,平坦且规则,这种荔枝的口感会相对较好;如果细小而紧密,那么这种荔枝还没有达到成熟期。

⑤尝果肉。剥开荔枝,如果果肉晶莹剔透,那就是比较新鲜的。

“荔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之外,色香味尽去矣。”新鲜摘下的荔枝,经过转运到各市场、超市,再到人们手中,这时可能已经过了1-3天了。所以建议大家,购买多少吃多少,不要放置太久!

教你一招快速剥荔枝

捏住荔枝的尖端,稍微一挤就可以了。不脏手不流汁,吃起来干净卫生。

五类人不宜吃荔枝

阴虚火旺者、慢性扁桃体炎和咽喉炎患者、荔枝过敏者、有便秘现象的老人、内火重的小孩。

吃荔枝,被查酒驾怎么办?

每年总会有不少吃了荔枝,被查出酒驾的新闻。这是因为荔枝在储藏运输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另外,高糖分的食物还会给口腔细菌创造条件,生成酒精、乙酸、甲烷等物质,引起酒精测试仪的误报。

这里提醒大家,吃完荔枝要开车前,可以漱个口。如果被查到,申请验个血也就真相大白了。

荔枝作为可口的水果美味,不应该变成伤害身体的“毒药”。大家在食用的同时也要注意别吃过量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6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